李白墓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贞元十五年时,年仅28岁,位于宣州(今安徽宣城)写下了这首七言诗《李白墓》。作品主题为他对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缅怀和悼念。 李白之墓本位于龙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旧墓逐渐陷入破损状态。范传正于元和十二年(817年)依照李白的遗愿将其迁葬至青山,白居易则是在墓未迁移之前所写下的这首《李白墓》。 从诗歌中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李白的崇敬与哀思。他用朴素而感人的语言描绘了李白之墓孤寂冷清、草木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李白才华横溢、不求名利却为时代所误的惋惜之情。其中“伟骨已朽草莽间,松柏千年俯不改”一句,更是对李白不朽诗篇和不灭精神的赞颂。 这首诗虽然市面上多次整理过,但在《白氏长庆集》却并未收入,不过后人仍旧珍视其历史文化价值。至今,无论是在文学、历史还是人文领域都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诗文: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相关标签: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