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墓的赏析

赏析
白居易的《李白墓》是一首七言古诗,写作于唐朝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当时白居易才二十八岁。这首诗赞颂了诗人李白的文学成就,表达出对于他不幸命运和墓地荒凉的同情之情。 诗歌开头就写出了李白墓地的荒凉和寂静,而后用"可怜"二字表现了对于李白逝去的同情和哀痛。接下来用“曾有”的语言形容李白生前的伟大,表现了对于他诗歌成就的赞赏和推崇。这些句子语言简洁,却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白居易对于李白的怀念之情。 在诗歌的结尾,白居易指出,李白虽然死后萧条凄凉,但他的诗文却是不朽的,永远留存在人间,为人们所喜爱。这句话更加强调了李白文学价值的重要性,使得整首诗更具意义。 总体而言,《李白墓》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歌,通过对李白逝去和他一生的赞颂,表达了白居易对于李白的深刻怀念和敬仰。这首诗抒发出的情感真挚,寥寥数语之间却蕴含着深大的思考和艺术价值,是唐代文学的一朵珍贵奇葩。


诗文: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相关标签: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