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哀伯谏纳郜鼎的题解

题解
本文介绍了《左传·桓公二年》中的一则历史事件和其中的一篇谏言文献——《臧哀伯谏纳郜鼎》。文章描绘了发生在前710年春天的宋国政治动乱,华父督为取得各诸侯国对其行为的默认,进行了一系列的贿赂行为。其中,臧哀伯认为鲁桓公接受宋国送给的郜鼎并将其安放于太庙内是“非礼”的行为,因此对鲁桓公进行了劝谏。 文章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官员贪污腐败问题,并阐述了“礼”的概念和重要性,即礼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贵族等级制度下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用以约束所有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臧哀伯认为鲁桓公的行为违背了礼制,会导致官员腐败,甚至导致国家败亡,因此提出劝谏。 总之,本文通过介绍历史事件和相关文献,让我们了解到当时政治环境下的一些问题,以及臧哀伯对此提出的劝谏,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和作用。这种历史文献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诗文: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通括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