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崇。其中,他在夔州期间所写的《白帝城最楼》备受赞誉。
唐代宗大历元年春未夏初,杜甫从云安迁居夔州,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杜甫到达夔州后,开始了他寄宿夔州的生活,这段时间也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在夔州这样一个山水秀美的地方,杜甫受到了大自然的熏陶和启发。他在游历夔州时,登上了白帝城,眺望着面临长江的美景,深感万千。于是,杜甫顿感慨并挥毫作下了脍炙人口的《白帝城最楼》。
《白帝城最楼》描绘了杜甫对夔州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回忆。整首诗分别描述了白帝城山势崔嵬、守望长江的壮景以及当地风土人情;同时记录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传说,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体现了杜甫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总之,杜甫在夔州期间的创作既得益于当地的山水风光,也离不开他的真挚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白帝城最楼》成为杜甫不朽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他视野开阔、感性和理性相融合的写照,也是对于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
诗文: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
江清日抱鼋鼍游。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