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生平及其与李白的交往关系。贺知章出生在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性格豁达,善于谈笑,晚年更是放纵不羁,以四明狂客和秘书外监自居,备受当时贤达的倾慕。天宝三年(744年)春正月,贺知章因病恍惚,向朝廷上疏请辞为道士,回乡修行。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愿,并赐给他周宫湖一块地用作放生池,表示对他的尊重。贺知章临别前,皇帝还赐诗,太子及百官饯送,李白也写了《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及《送贺宾客归越》两首诗来送别他。贺知章回到家乡后不久便去世了,享年86岁。这两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六年(747年)游历会稽时悼念贺知章而作的。
据传说,李白初次到京城的时候,舍宿于逆旅,贺知章闻名而来拜访,他十分喜欢李白的才华,要求李白展示他的作品。李白于是朗诵了《蜀道难》,贺知章听后大加赞赏,称赞李白是谪仙(指被天帝流放到山外的仙人)。李白与贺知章相见恨晚,随即破费购置酒肉,彻夜畅谈,从此成为了好友。据《饮中八仙歌》所言,贺知章在马上骑行时,就像是在水中航行一样,他的视线漫游于井水之底。而李白则以丰富的诗篇表达了自己对美酒的追求和对生命中的各种情感的抒发。二人因为性格嗜酒、好读书、喜写诗而结交甚笃。
贺知章和李白的友谊在当时也备受赞誉,被传为佳话。这段历史的描绘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唐代文化圈中的一些风貌和人物性格特点。
诗文: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