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二:
声,写出了主人公对亲友去世的无奈和悲痛之情。这两句话也表明了战乱时期悲惨遭遇下人们的生死无常,再次铺陈出主题的深意。
后一小段,以“贱子”自称公然插入,转而写他寻找家人的心路历程。他首先找到的是“寡妻”们,寡妻们都老了,儿女也散了。其中有个老人“纤手”“黄头”,正好是前面提到的“数百人”中与主人公年龄相仿的一个女性,但此时已是“老寡妻”了。老人家“哭声不断断”,将“贱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村中见可怜,各自忙生计”,这句话在词语上反复运用了“各自”两字,将村庄里每个人都独自照料自己的生计展现出来,同时表现出主人公在家乡面对亲人旧友无助的孤独和窘境。
结尾两句“几处旧墟墓,空中草鸣飞”,自然地将情感推向高潮。寻访家人失望而归后,主人公又回到了旧址,看到它已经变成一片废墟。这里,将墓和空中的草鸣飞衬托在一起,墓静止不动,草则鸣声清晰,似乎提示着主人公和其他参战军人一样,是亲人们内心欲倾未落的辗转不眠的痛苦。通过诗歌的呈现,读者也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心情,对整个诗歌产生了一种深刻而震撼人心的印象。
诗文: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