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此篇诗歌是杜甫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也就是公元740或741年所创作。当时的杜甫在洛阳生活,正处于年轻轻狂的漫游齐赵、飞鹰走狗、骑兵征战的时期。这段时间,杜甫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诗歌和人生的热爱与渴望。
据参考资料显示,此诗的出处可以在《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的第32页找到。同时,《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的第150-151页以及《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的第4-5页也对此进行了注释与解析。
总之,此篇诗歌承载着杜甫年轻时的情感与思想,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和人生的追求与憧憬。同时,还反映了当时唐朝社会的军事与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诗文: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