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篇词是纳兰性德的《长恨歌》中的一首,以中秋之夜的明月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亡妻的思念之情。
上片描述了今宵明月,月圆人不在,写景之中寄托了作者受伤的心。他看着满天的繁星和皎洁的明月,不禁感慨岁月无情,物是人非,曾经美好的时光早已过去,而如今却只能孤独地怀念。通过“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这句话,词人透露出自己内心深处对美好时刻的眷恋和对逝去爱人的怀念,让人感到他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下片则通过“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这句话,描写了词人与故人欣赏明月、赏花嬉戏的美好回忆。此句用“花径”、“井梧叶”等具体形象,将往事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个场景在脑海里浮现,使人能够感受到词人的情感与情感所营造出的景象交织,增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整首词的气质清冷、寂寞、悲凉,透过对明月、自然和往事的描绘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纳兰性德的笔下,词人的内心情感得以准确表达,让人感受到他忆旧伤怀之情。这首词建立起柔美的情感画卷,展示了纳兰性德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内在世界的体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诗文: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