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弩·游金山寺的鉴赏

鉴赏
《游金山寺》是王恽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他在江苏镇江游玩时所见所感。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金山的峻秀、奇异,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风景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着王恽对金山寺历史文化与地貌的想象。 诗中第一句“苍波万顷孤岑矗”,描绘了金山高耸于长江之中,矗立于碧波之上,形成了一种雄奇而孤峭的景象。第二句“天竺近,削成三峰奇”则描述了天竺山的美丽与金山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金山寺地势的钦佩。接下来两句“渔阳鼙鼓处处闻,楚腰箫管夜夜秋”,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繁华热闹的江南画卷。 随着诗篇的发展,诗人开始登高远望,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在金山的最高处,诗人痛饮三杯,豪情万丈。他联想自己如同一只神鳌,能够吸尽长江的水,展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接下来几句,诗人通过对景观的形象描写,展示了大江奔涌的场面,以及他对金山寺藏龙卧虎、鲸呿鳌吞之地的联想。最后一句“归棹纷纷不待返,江山如画只空留”则透露出诗人对江山意犹未尽,留恋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王恽的《游金山寺》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抒发情感的山水田园诗。在诗中,诗人通过对金山的描绘,展现了壮美、奇异、雄秀的景象,表达了自己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文: 游金山寺并序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曰《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妓,唐人例有音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耳。渠辈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也。其词曰: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蛟龙虑恐下燃犀,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曲山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