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后问齐使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赵威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政治家,在她历史名册上的一笔,与她执政期间所做的种种功绩紧密相连。公元前266年,当时的赵国王室发生了重大变故,赵惠文王去世,幼年的赵孝成王继承王位,赵威后则被立为摄政王后。 据传,赵威后深谙政治民情之道,清廉正直,对于国家大事了然于胸,能够洞察愚者和贤者之间的是非曲直。这次,史书中记载着一次她接见齐国使者的谈话,这次谈话被写进了《中国历代散文名篇》。 据记载,齐国使者来到赵国,向赵威后表示齐国国王极度想念赵国惠文王,请求建立友好关系。赵威后亲自接见了这些使者,并与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在谈话中,赵威后深入剖析了齐国政治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齐国政治失当,政治家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事,不顾及人民的福祉。相反,赵国对于民众的关心和照顾却是无微不至。她强调,“以百姓之事为本”的思想是治国之道的根本,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这次谈话展现了赵威后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厚的政治智慧。她通过平和友好的方式,委婉地批评了齐国的政治制度,并为所有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即政治家应该以百姓的福祉为最高目标。在历史上,赵威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因她对于国家的贡献,被后人尊奉为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


诗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