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止谤的题解

题解
《国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它记录了周厉王被逐的历史事件。这篇文章传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家的优良传统,即忠于历史真实,同时寓褒贬于文字之中。在讲述周厉王被逐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把责任归咎于他一人,而是深入挖掘事件背后蕴含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提供了有益于后人借鉴的经验。 周厉王执政时,由于残暴无道,引来全国人民的谴责。但他并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采取高压手段,堵塞舆论的批评声音。最终,这种愚蠢的行为只能促使人民更加愤怒,举起反叛的旗帜,将他从国君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统治者如果滥施暴政,又堵塞言路,迟早会自食其果。 整篇文章简洁明了,叙述有条有理,逻辑性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这种细致入微的叙述方式,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也能够给后人提供有益的借鉴,引导人们更加理性、理智地看待历史和现实。


诗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