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不言禄的理解

理解
介之推是一个有着高尚品格和独特故事的人物。他的行为展现出他的孝心和无私精神,尤其是在重耳流亡时割下自己的肉喂给重耳,这种奉献精神令人感动。介之推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人命铭纪念的传统节日——寒食节的缔造者。同时,介之推还是一个心口如一的人,不会说言不由衷的话。介之推的祖籍和家世背景虽然不同,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价值观和品德风范,这种品质为后人所推崇。 介之推的故事中,表现出了重耳与介之推之间的深厚情谊。介之推为了让重耳充饥,甘愿割下自己的肉煮汤,这种奉献精神得到了重耳的高度赞扬,并许诺会回国后重赏介之推。重耳靠着介之推的帮助,最终成为了晋国的有名君王——晋文公。他能够回到晋国,平定叛乱,并成为国君,也离不开介之推的救助和相助。 介之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格和行为举止对于他的处世态度、价值观和做事风格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学习介之推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诗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