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鉴赏:
这篇诗歌是作者佚名在经过商山麻涧时所作,并以清新细腻的笔调描述了这一带优美动人的自然景色。商山地势险峻,林壑深邃,而麻涧则是一个环抱着山涧、适宜种麻的地方。作者用流畅自然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商山麻涧的美妙景象。
首先,作者描绘了商山麻涧中淳朴、恬静的农家生活和村人怡然自得的意态。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作者所在的征车曲折颠簸在山路上,突然进入麻涧谷口,一片迷人的“桃源”境界展现在眼前。周围群峰耸立,山上白云缭绕,山下雾霭霏微,在阳光的辉映下,折射出炫目的光彩。在这样的大自然之中,人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恬静、安详。诗中描述的小村庄,十余户人家,生活在沉静的山野之中。悠闲的炊烟、轻柔的柳丝、悠悠的鸡犬声,构成了浓郁的乡村气息,形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
其次,作者通过描绘小村庄周围的自然景色,突出了这个地方和谐美妙的自然环境。在商山麻涧,山风飘拂,山涧逶迤,远处在一片垂柳的掩映下,构成了一个怡人的风景。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恩惠,也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和所处的环境。
最后,在描写完这一片自然美景之后,作者以夕阳西斜、牛羊回栏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黄昏是农家最悠闲的时光。夕阳的余晖和放牧的牛羊,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丰盈与安详,也引发了对自然生命的思考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隽永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调,展现了商山麻涧的优美景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通过描述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使读者产生亲身体验,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念。这首诗歌充满着东方韵味和人文情怀,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在唐代开成四年(839年),杜牧被授予左补阙和史馆修撰的职位,即将前往京城工作。在这之前,他先和杜顗一同从宣州出发,前往浔阳(今江西九江)。二月时,他们沿着长江和汉水溯流而上,穿越南阳、武关,最终抵达商山。在此期间,杜牧创作了一首题为《登楼》的诗歌。
商山是一个历史悠久、景色秀美的名山,自古以来就被诸多文人墨客所留恋。到了唐代,商山更是成为了许多文人士子的求学胜地,而杜牧也不例外。他在商山登上高楼,放眼望去,看到了云气缭绕、古木森森的山峦,听到了鸟语花香、山泉潺潺的自然声音,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股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他便凭感而发,创作了这首题为《登楼》的诗歌,抒发了自己在商山游历时的感受和心情。
这首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将商山的景色、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云气和烟霭缭绕在山林间,柳树垂下的阴影中有十余家人家,锦雉和野鹿在芳草地上飞跃奔跑,村巷中的鸡鸭和家畜在春日斜阳下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长眉老翁悠闲自在地斟酒,红袖女娃清秀戴野花,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而自然,让人感叹自己舟车行旅总奔忙,心中惆怅不已。最后,杜牧更是在溪边乱涂涂鸦,留下了自己心中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歌不仅是杜牧走过商山时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它流露出了杜牧清新淡雅、闲适自在的诗人风度,也展现了他豁达洒脱、追求自由的思想境界。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云气山岚升起四野弥漫,柔柳垂荫下有十余人家。锦雉野鹿飞跃芳草地,村巷鸡畜沐浴春日斜。长眉老翁悠闲自斟酒,红袖女娃清秀戴野花。感自己舟车行旅总奔忙,怀惆怅叹向溪边乱涂鸦。
注释:
云气山岚:指山中的云雾和烟霭。
升起四野弥漫:四野,即四周的田野和山林。升起,指云气和烟霭逐渐上升。弥漫,指遍布。
柔柳垂荫:婆娑的柔柳枝条垂下来的阴影。
锦雉野鹿:指美丽多彩的雉鸟和在野外奔跑的鹿群。
芳草地:美好的草地,指茂盛的青草和鲜花。
村巷鸡畜:指村庄小巷中的鸡鸭和家畜。
春日斜:指太阳在春天的时间很长,从早到晚都倾斜着照耀着大地。
长眉老翁:指年老的翁人,面容慈祥,眉毛浓密。
悠闲自斟酒:自在地斟酒,慢慢地品味醇香。
红袖女娃:指穿着红色袖子的年轻姑娘。
清秀戴野花:白皙清秀的面容,戴着野花的装饰,增添了自然风情。
舟车行旅:指长途旅行,需要乘坐船只或车辆。
怀惆怅叹:怀念过去的岁月,感慨时光荏苒。
向溪边乱涂鸦:沿着溪流寻找神秘的美景,随意地乱涂涂鸦。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诗人和古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
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代表作有《山行》,《清明》,《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