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译文及注释: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
金河:指黄河。
虏弦:指北方游牧民族的弦乐器。
云外:指北方。
四散哀:形容北方战乱,人们四处逃散的悲惨景象。
仙掌:指月亮。
长门:指宫殿的大门。
胡骑: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岂逐春风一一回: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不会因为春天来临而回归故土。
潇湘:指湖南地区。
水多菰米岸莓苔:形容湖南地区水草丰茂,景色优美。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唐代,相信宫中的景象更是不可思议。而大雁影过,惊声回荡,更让城上的人们心神震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时局紧张的关注和忧念。颔联后半部分安慰大雁不要着急北飞,可以在潇湘之地寻觅食物。这段话虽然是写给大雁听的,但深意却是给边地的百姓传达的。表面上是讲大雁应该如何行动,但实际上是在鼓励和安慰受到战乱和苦难的民众,告诉他们即使遭遇困境,也要抱有希望和勇气,生活还会继续下去。
此诗抒发的是诗人对于战乱时期的关切和同情之心。正如诗中所述,虽然大雁受到了困扰,但是它们的行动也成为一种无言的表达:面对灾难和困境,我们需要坚强与勇敢,同时也需要彼此关爱和互相支持。此外,诗中采用了丰富的形象语言,通过对大雁惊飞、城上回荡的声音、仙掌抚慰等生动形象的描绘,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乱时期所带来的惊慌和不安。
总之,杜牧的《八月一日题武陵太守壁》诗是一首充满怨刺意味的作品,通过对于物体的描绘与想象,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受难人民的同情和鼓励。这首诗在历史上留下了珍贵的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杜牧的《八月一日题武陵太守壁》诗,是在唐朝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时,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深感忧虑,因此写下这首诗。
作为一名官员,杜牧深知边地面临的困境和压力。而这次回鹘人的入侵,更是使得边地的百姓们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杜牧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在对于边境人民的担忧之余,也无法拯救他们脱离战乱的苦难。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杜牧写下了这首《八月一日题武陵太守壁》诗,借助物象和想象来表达其对于时事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悟。诗中将壁上的落款与边地的战乱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关注和思考;同时,又通过对于秋季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民疾苦的同情。
总之,杜牧的这首诗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它不仅是对于当时战乱背景下人们的关注和关怀,也是反映正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八月一日题武陵太守壁”这首诗就是杜牧历史地留下的珍贵艺术品。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注释:
- 边地:边疆、边远的地方。
- 回鹘:古代民族,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等地。
- 拉弓射箭:射箭的动作。
- 雁群:大量的雁鸟组成的集体。
- 承露仙掌:昆仑山下的一种仙掌。
- 长门宫:唐代宫殿的名字。
- 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烽火遍地。
- 潇湘:湖南一带。
-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其种子可食用。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诗人和古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
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代表作有《山行》,《清明》,《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