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
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译文及注释: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元载相公曾经借过筷子,宪宗皇帝也注意到了他。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后来他在东市遇到了穿着华丽的人,却突然忘记了带弓剑去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虽然他穿着戎装牧羊驱马,但他的白发和忠诚的心使他成为了一名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只有凉州的歌舞曲流传天下,让人们感到愉悦。
注释:
元载相公:唐代宰相元载。
箸:古代用来夹食物的器具。
宪宗皇帝:唐代皇帝,即李纯。
衣冠:指官服。
东市:唐代长安城内的一个市场。
弓剑:古代武器。
西巡:指皇帝巡视西部地区。
牧羊驱马:指元载相公退休后过着牧羊驱马的生活。
戎服:古代士兵的服装。
白发丹心:指年老体弱但仍有赤子之心。
汉臣:指忠于汉族的臣子。
凉州歌舞曲:指凉州地区的歌舞艺术。
流传天下:指广为传唱。
乐闲人:指喜欢音乐的闲暇之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诗人和古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
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代表作有《山行》,《清明》,《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