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城春望》拼音译文赏析

  • hàn
    shòu
    寿
    chéng
    chūn
    wàng
  • [
    táng
    ]
    liú
  • hàn
    shòu
    寿
    chéng
    biān
    cǎo
    chūn
    huāng
    duì
    jīng
    zhēn
  • tián
    zhōng
    shù
    shāo
    chú
    gǒu
    shàng
    xíng
    rén
    kàn
    shí
    lín
  • huá
    biǎo
    bàn
    kōng
    jīng
    beī
    wén
    cái
    jiàn
    mǎn
    chén
  • zhī
    dōng
    yíng
    biàn
    hái
    chéng
    yào
    jīn

原文: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译文及注释
汉寿城边的野草在春天生长,荒废的祠堂和古墓对着茂密的荆棘。田间的牧童烧着草料,狗在旁边嬉戏,路上的行人看见了石雕的麒麟。高耸的华表在半空中经受着雷雨的洗礼,碑文上的字迹才能看清楚,满是尘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会变成东瀛(日本)的一部分,但这个地方仍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注释:
汉寿城:汉寿县城,位于今湖南省汉寿县境内。
野草春:春天的野草。
荒祠古墓:废弃的祠堂和古墓。
荆榛:指荆棘和杂草。
田中牧竖:在田间放牛的牧童。
烧刍狗:烧草给牛吃的同时,也烧掉了草中的杂草和虫子,狗会在旁边帮忙捉虫子。
陌上行人:在路边行走的人。
石麟: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似狮子,有角和鳞甲。
华表:古代建筑物上的一种装饰物,形似塔尖。
霹雳:指雷电。
碑文:刻在碑上的文字。
满埃尘:满是尘土。
东瀛:日本的古称。
要路津:交通要道的渡口。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禹锡简介
唐朝 诗人刘禹锡的照片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郡洛阳县人。唐朝诗人、哲学家,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诗豪之称。代表作品《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