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咏老见示》拼音译文赏析

  • chóu
    tiān
    yǒng
    lǎo
    jiàn
    shì
  • [
    táng
    ]
    liú
  • rén
    shuí
    lǎo
    lǎo
    yǒu
    shuí
    lián
  • shēn
    shòu
    dài
    pín
    jiǎn
    guàn
    piān
  • feì
    shū
    yuán
    yǎn
    duō
    zhì
    weí
    suí
    nián
  • jīng
    shì
    hái
    ān
    shì
    yuè
    rén
    yuè
    chuān
  • jiē
    xìng
    xià
    biàn
    便
    rán
  • dào
    sāng
    wǎn
    weí
    xiá
    shàng
    mǎn
    tiān

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及注释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汉字译文:
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体瘦弱,头发稀疏,帽子自然偏向一边。
因为眼睛珍惜,不舍得看坏书,多读书而随着年龄增长。
经历过的事情,还能够熟练地处理,看人就像看流水一样。
细细思考,都是幸福的,下一步就轻松自如。
不要说太阳已经落山,天空还是充满了美丽的晚霞。
注释:
人谁不顾老:谁不会老去。

老去有谁怜:老了之后,谁会关心你。

身瘦带频减:身体瘦弱,头发也逐渐减少。

发稀冠自偏:头发稀疏,头顶上的发冠也不再整齐。

废书缘惜眼:因为眼力不如以前,所以不舍得看书。

多炙为随年:多晒太阳,随着年龄增长。

经事还谙事:经历过的事情,会让人更加熟悉事情。

阅人如阅川:看待人,就像看待流水一样。

细思皆幸矣:仔细思考,都会感到幸福。

下此便翛然:下一刻就会轻松自在。

莫道桑榆晚:不要说太阳已经西斜。

为霞尚满天:天空中还有美丽的晚霞。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说
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唐朝时期相互交往的文人。他们都在晚年患有眼疾和足疾,对于看书和行动都有不便。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是同病相怜的,但是两个人在面对晚年的态度上产生了很大的不同。 白居易在面对眼疾和足疾的痛苦时,感到了消极和悲观。他写下了《咏老赠梦得》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情绪:“与君俱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於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他感叹着自己老去的身体状态,过着无精打采的生活,只剩下和朋友闲聊的兴趣。这首诗流露出了白居易对于老年生活的不满和绝望,他的负面情绪难以掩饰。 相反,刘禹锡却表现出了较为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读了白居易的诗之后,他写下了《酬乐天咏老见示》一首诗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认为老年人生命的双重属性,既有一定的苦闷和挣扎,又包含了豁然开朗和豪情万丈的可能性。他在诗中写到,“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表达出自己对于经验和知识的珍视,反映了他在长年累月的人生历程中所得到的成就与满足。尤其是最后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传达出他不因年老而放弃对未来的追求和期盼。这部分诗句充分展现了刘禹锡的豪迈不屈、执着向上的精神风范。 可以看到,刘禹锡和白居易在面对晚年的态度完全不同。白居易表现出了消极和悲观情绪,而刘禹锡则更加积极向上,充满着对于人生的感悟和追求。他们各自的态度,反映出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两首诗一前一后,互为呼应,形成了一种关于老年生活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文人爱好“吟咏老”题材的情感世界及思想内涵。 评说详情»


简析
在这首答诗中,刘禹锡给我们描绘了老年人的种种苦况:体瘦、发稀、眼昏、病多,以至衣带渐宽,帽冠自偏,无法读书,医生常相伴。这些描述很容易让人感到悲凉和自怨自艾。但接下来,他却转变了笔触,表达了对老年长者应有的自豪和自傲。经过人世荣辱沉浮的拼搏,老年人更能对社会发展和人性的本质有更深刻的把握,也通过目睹众生的各种智慧与局限,更清醒地认识了人生的真谛。他认为,只要人们深入思考和回顾人生的历程,便可面对一切释然,并获得一种境界。最后两句诗,表现了刘禹锡对老年人生活的美好期望,同时也展现了其豪迈不屈、执着向上的精神风范。总的来说,这首答诗呈现了老年人生命的双重属性,既有一定的苦闷和挣扎,又包含了豁然开朗和豪情万丈的可能性。 简析详情»


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和白居易(772-846)是唐代的两位文学巨匠。他们早在仕途时期就相互结识,成为至交好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都因宦海沉浮、历经风雨而逐渐步入暮年。836年,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被任命为东都洛阳的分司,实际上已经退出了政治舞台。同年,白居易也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已经三载。 此时,两位大家重聚,不禁感慨万千。他们之间互相吟咏、交流情感,写出了很多传世佳作。由于年事已高,刘禹锡和白居易还同患有足疾、眼疾等老年病,因此更显得同病相怜。在这种背景下,白居易写下了《览镜喜老》:“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虽然对老年所需保健方法有很清晰的认识,但也无法避免对自身生命的消极情绪。 刘禹锡看到了朋友的消沉情绪,写下了一首备受赞誉的诗篇《咏老赠梦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自己对老年生活的积极态度。在诗中,他表现出了对老年生活的深刻洞察,并强调了与故人相处时的乐趣和美好。他写道:“我俩已经老了,我问自己老是什么样子?眼睛模糊,晚上就先睡了;早上懒得梳头。有时候出门扶杖走走,整天都窝在家里闭门不出。懒得照新镜子,休看小字。但与故人相聚的时光倍感珍贵,纵使迹近少年,此时依然能够畅谈场合。”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描写和对老年生活的寓意,探索了人们如何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人生的后期。 刘禹锡和白居易的交往和创作反映了唐代文人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广泛涉猎和物质丰富。同时,他们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态,反映了唐代社会和人们的思想状态。其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创作背景详情»


刘禹锡简介
唐朝 诗人刘禹锡的照片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郡洛阳县人。唐朝诗人、哲学家,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诗豪之称。代表作品《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