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燕 / 归燕诗》拼音译文赏析

  • yǒng
    yàn
    /
    guī
    yàn
    shī
  • [
    táng
    ]
    zhāng
    jiǔ
    líng
  • hǎi
    yàn
    weī
    miǎo
    chéng
    chūn
    zàn
    lái
    zhī
    jiàn
    zhī
    jiàn
    táng
    kaī
  • xiù
    shí
    shuāng
    huá
    xuān
    huí
    xīn
    jìng
    yīng
    sǔn
    xiāng
    caī

原文: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译文及注释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海燕多么微小,只在春天短暂地出现。它不知道泥土和污垢是卑贱的,只看到玉堂敞开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它时常成双进入绣户,每日都会几次飞到华轩。它没有与其他物竞争的心,也不会和鹰隼相互猜疑。
注释:
海燕:一种海洋鸟类,常见于海岸附近。

微眇:微小。

乘春:指春季飞行。

泥滓:指污泥、污垢。

贱:低贱、不值钱。

玉堂:指高贵的宫殿。

绣户:指精美的窗户。

华轩:指华丽的亭子。

无心与物竞:指不与世俗争斗。

鹰隼:指猛禽,比喻强势的对手。

相猜:相互猜疑。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作者对自己的谦逊。后一句“只见玉堂开”则是写出了燕子衔泥筑巢、不管玉堂之高卑,燕子仍是自由自在,在大自然中生存繁衍。这也隐喻了作者的高洁志向和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特质。 尾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表达了追求进步和超越的精神,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千里目是远大的远景,更上一层楼则是向更高的境界迈进,以此来寄托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综合来看,《归燕诗》虽然咏物为主,但通过对燕子的描写和比喻,给予了自己和现实世界更深刻的含义和启示。诗歌中隐含的对名士的自我批评和对小人的鞭挞,彰显了作者的忠诚和高尚品格。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结,更是让人体悟到了一种前行的力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归燕诗》的创作背景可追溯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的名相张九龄因对皇帝唐玄宗直言敢谏而以其清廉直爽之风著名。然而由于李林甫等人的挑拨,唐玄宗逐渐疏远了张九龄。在736年(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张九龄感受到皇帝对自己的不满,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于是便向李林甫低头,为其写下了这首《归燕诗》。 《归燕诗》的写作时机正值开元末年,也正是唐朝政治斗争的激烈时期。李林甫借严挺之事件毁谤张九龄,致使张九龄被罢相,此时的张九龄无疑是身在危难之中,失去了权力和地位。因此,他写下了这首《归燕诗》,表达了自己的沉痛心情。诗中,张九龄用燕子离去的形象来寄托自己被贬谪的遭遇,表达了自己离开京城、归隐山水的愿望。 总之,开元末年是唐朝政治斗争的激烈时期,张九龄以其清廉直爽而闻名于世,然而在李林甫等人的挑拨下,他最终被罢相。《归燕诗》则体现了张九龄在政治上失意的沉痛心情。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海燕:一种小型的候鸟,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则迁徙到南方。 细微渺小:非常小。 趁着:利用,抓住机会。 春天:一年四季之一,指自立春至立夏的季节。 暂时:短暂的时间。 北方:指中国的北部地区。 燕子:一种常见的鸟类,体型比海燕大。 不知:不在意,不重视。 泥滓:指泥泞肮脏的土地。 贱:低劣,不值钱。 只见:仅见。 玉堂:美丽、高雅的建筑物。 开着:敞开。 便:就。 一日数次:几次,多次。 出入:出去再进来。 华堂:美丽、高雅的建筑物。 绣户:绣着花纹的门。 衔:叼着。 作窠:构筑窝巢。 无心:不在意,没有想法。 其他:除了自己以外的。 动物:指其它非鸟类的动物。 争权夺利:争夺权力和利益。 鹰隼:两种猛禽鸟,性情凶猛。 不必:没有必要。 猜忌:怀疑、猜测。 中伤:诽谤、毁谤。 译文及注释详情»


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唐开元尚书丞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以及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