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译文及注释:
移家虽带着郭,走野径穿过桑麻。近篱边种了菊花,秋天来了还未开花。
敲门时没有狗叫,想去问问西家。走过山中的道路,回家时每天都斜阳西斜。
注释:
移家:搬家。
郭:城郭。
野径:田间小路。
桑麻:桑和麻,指农田。
篱边:篱笆边,指围墙边缘。
菊:指菊花。
秋来未著花:秋天到了,但菊花还没有开放。
扣门:敲门。
无犬吠:门口没有狗叫声。
欲去问西家:想去问问西家的情况。
报道:指报到。
山中:山里。
归时每日斜:回家的时候,太阳总是斜斜地挂在天空中。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隐士陆羽为主,反映了他生活的清静和悠闲。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流畅潇洒,表现了诗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从第一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景色描写中,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陆羽隐士生活方式的敬仰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陆羽的住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点出了隐士生活的清静和难得一见的性质。
在写到诗人拜访陆羽时,陆羽不在家,这种遗憾的情感体现出了诗人对陆羽生活的向往和景仰。通过描写邻居告知的信息,让读者感受到隐士常常流连于山水之间,而且不拘泥于时间的束缚,更表现了隐士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朴实,用词自然,没有花哨的修饰和虚浮的言语,寓意深刻而又真挚。作者以此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一种纯净、悠然、平淡自由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汉字译文】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注释】
城郭:指城市周围的墙垣。
桑麻:指种植桑树和麻类作物的地方。
篱笆:用木桩或竹子捆扎成的围墙。
菊花:秋季开花的一种植物。
犬吠:狗叫声。
西家:指住户姓氏为“西”的家庭。
邻人:指住在邻近的人。
斜阳:夕阳斜射的光线。
译文及注释详情»
皎然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字清昼,俗姓谢,出生于吴兴(浙江省湖州市),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诗风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受到当时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