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拼音译文赏析

  • shī
    èr
    shí
    sān
    shǒu
    ·
    èr
    shí
    sān
  • [
    táng
    ]
  • shén
    xiān
    shāo
    jīn
    yān
  • jiù
    zhōng
    jiē
    ròu
    jiě
    shàng
    qīng
    tiān

原文: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相关标签:写人

译文及注释
汉字译文:

武帝(汉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马厩)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注释:
武帝:指汉武帝刘彻。

神仙:指道士、方士等自称能够通神明的人。

烧金得紫烟:指炼丹术,烧炼金属得到紫色的烟雾。

厩中皆肉马:指汉武帝的马都很肥壮。

不解上青天:不明白为什么神仙们可以飞升上天。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本文鉴赏的是李贺的《汉武帝炼丹诗》。该诗运用了古代神话中求仙、飞升的主题,着重揭示了当时朝廷上层的昏庸无能和迷信愚昧。通过运用诙谐、辛辣的笔墨,以及对平庸低劣的马的形象描绘,将求仙、炼丹的荒谬行径与政治现实相互映照,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批判。 首先,李贺在《汉武帝炼丹诗》中通过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故事,暴露了当时朝廷一些昏庸无能之人所推崇的一种荒诞信仰。将炼丹求仙这种意识形态的错误与当时的政治问题相结合,李贺在其中展现了对权力者的深刻讽刺。其次,作者通过“肉马”这一形象,着重表现汉武帝自我封禅、迷信求仙的挥霍无度,同时以此想象国家治理中前途未卜的局面。马是古代战争和社会运转的重要工具,而李贺作为一个颇有文化良心的诗人,深知它在宏观政治和经济层面的重要性。因此,他将这一刻画得淋漓尽致,既有时代背景的基础,又有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启示。 总之,《汉武帝炼丹诗》的写作思想内外相连,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当时朝廷上下的种种问题,并鞭辟入里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风格,成为李贺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其表达深邃、精湛,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极具鉴赏意义和价值。 鉴赏详情»


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世人称他为“诗鬼”或“诗仙”。出身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因此后世称他为李昌谷。李贺生活贫困,抑郁感伤,焦思苦吟,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的心情,但他的诗仍然闪着奇光异彩,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然而,在公元816年,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