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拼音译文赏析

  • huàn
    shā
    ·
    qīng
    xiǎo
    zhuāng
    chéng
    hán
    shí
    tiān
  • [
    táng
    ]
    weí
    zhuāng
  • qīng
    xiǎo
    zhuāng
    chéng
    hán
    shí
    tiān
    liǔ
    qiú
    xié
    niǎo
    jiān
    huā
    tián
    juàn
    lián
    zhí
    chū
    huà
    táng
    qián
  • zhǐ
    diǎn
    dān
    chū
    zhàn
    duǒ
    gāo
    yóu
    píng
    zhū
    lán
    hán
    hèn
    chūn
    cán

原文: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相关标签:春天

译文及注释
清晨化妆,准备过寒食节的天气已经到来,柳树球儿斜斜地摇曳着,花钿在其中闪烁。卷帘拉起,直接走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次绽放,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我仍倚着朱栏,含着嚼动不语,怨恨春天即将结束。
注释:
清晓:清晨的时候。
妆成:化妆完毕。
寒食天:寒食节的日子。
柳球:柳树的花球。
斜袅:斜倚着。
花钿:花形的发饰。
卷帘:卷起的窗帘。
画堂:书房。
牡丹:一种花卉。
初绽朵:初次开放的花朵。
日高:太阳升高的时候。
凭朱栏:倚着红色的栏杆。
含嚬:皱眉。
恨春残:不舍得春天结束。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这篇文章是韦庄所作的《女冠图》的评析。整篇文章始终贯穿着女子怀春的主题。上片开头就以“清晓妆成”一句点明了时间和人物的身份,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做好了铺垫。而“柳球”句虽然是在写物,但却透过物写人,将女子婀娜的情态展现出来。 接下来的下片中,作者通过一连串动作的描述来表现女子对春天的热爱与珍惜。从“卷帘”句可以看出她爱春心切,从“指点”句可以看出她赏春的喜悦,从“日高”句可以看出她对春之情深厚,而这些都凝聚成了“含颦”句,更加真切感人地表达出她的惜春之情。最后,“春残”照应首句的“寒食天”,巧妙地将全篇收拢。 整篇文章抓住了女子怀春这个主题,并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情感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女子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于春天的热爱与惜别之情。同时,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用词,使整篇文章节奏流畅,情感真挚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评析详情»


注释
【韦庄】根据您提供的内容,我为您整理了一份注释如下: ⑴ 清晓:指清晨。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也称为“寒食节”,相传晋文公悼介之推事介之推为抱木焚死,于是定于这一天禁火寒食,节后再取新的榆柳之火作为饮食用火,称之为“新火”。 ⑵ 柳球:妇女头上的一种装饰品。间(jiàn):相隔、相间的意思,是一个动词。袅:音鸟,有三个意思,①摇曳,②轻拂,③柔长的样子。花钿:妇女发钗,钿的音为田,是一种嵌有金花状的头饰。 ⑶ 初绽(zhàn占):刚刚开放。绽:裂开的意思。 ⑷ 嚬(pín贫):同“颦”,皱眉。《韩非子·内储说》中有一句话“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嚬有为嚬,而笑有为笑”,意思是明主对百姓的感情深厚,他们的皱眉和微笑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含颦:含着愁意的皱眉忧愁的样子。 注释详情»


韦庄简介: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主要作品有《浣花词》、《清平乐·春江晚景》、《清平乐·梅花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