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柳》拼音译文赏析

  • liǔ
  • [
    táng
    ]
    wēn
    tíng
    yún
  • yáng
    liǔ
    qiān
    tiáo
    miàn
    绿
    yān
    jīn
    suì
    shèng
    chuī
  • xiāng
    suí
    jìng
    wǎn
    chén
    yǐng
    bàn
    jiāo
    rǎo
    xiù
    chuī
  • qiāng
    guǎn
    shēng
    chù
    liú
    yīng
    bǎi
    zhuàn
    zuì
    gāo
    zhī
  • qiān
    mén
    jiǔ
    huā
    xuě
    feī
    guò
    gōng
    qiáng
    liǎng
    zhī

原文: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译文及注释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杨柳的千条垂下来像细细的丝线,绿色的烟雾和金色的穗子被风吹得不停地摇曳。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香气随着柔美的歌声飘起,影子伴随着婀娜多姿的舞姿,袖子垂落下来。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羌笛一声响起,奏出了何处的曲子,流莺在最高的树枝上百啭不停。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城里的千门九陌上,花儿像雪花一样飘落,飞过宫墙,只有花和自己知道。
注释:
杨柳:一种树木,叶子细长,枝条柔软。

千条:形容杨柳枝条很多。

拂面丝:杨柳枝条像丝一样轻柔地拂过面颊。

绿烟:形容杨柳叶子的颜色像绿色的烟雾一样。

金穗:杨柳的花序,形状像金色的穗子。

不胜吹:形容杨柳的枝条和花序被风吹得摇曳不定。

香随静婉歌:形容杨柳的香气随着柔美的歌声飘荡。

尘起:形容歌声和杨柳的香气引起的轻微扬尘。

影伴娇娆舞:形容杨柳的影子和婀娜多姿的舞姿相伴随。

袖垂:形容舞者的袖子垂下来。

羌管:一种管乐器,形状像长笛。

何处曲:形容羌管演奏的曲子很美妙。

流莺:一种鸟类,叫声悦耳动听。

百啭:形容流莺的叫声很多,不断地啭啭叫。

最高枝:形容流莺停在杨柳最高的枝头上。

千门九陌:形容城市的街道和门户很多。

花如雪:形容城市里的花朵像雪一样盛开。

飞过宫墙:形容花朵的香气和美丽飞过宫墙,传到宫中。

两自知:形容花朵和宫中的人都知道这个美丽的景象。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作的《杨柳枝》。然而,尽管这首诗被视为唐代杜甫《春夜喜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名篇之一,其作者在现代却是未知的。对于诗中的内容和主旨,学者们也存在不同的解读。 首先,《杨柳枝》的整体风格纤软柔媚,引用了张静婉、董娇饶等女子的形象,因此与女子有关应非妄言。但是,“羌管一声何处曲”所吹之曲与《杨柳枝》是否有必然关系,就存有疑问。这里的羌笛所吹奏的曲子可能只是为了传递一种哀婉的情绪,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其次,在诗中出现的“两自知”的两位主角则应该是飞卿和宫墙内某位善歌舞的女子。二人或许有一段恋情,如今却被宫墙阻隔。于是飞卿题柳、吹笛以寄托、传达惆怅哀婉之思。这种主题的处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抒情的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总之,《杨柳枝》是一首优美的乐府诗,其典雅清新的风格以及细腻动人的表现手法,使得这首诗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同时,作者对于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抒发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深情和温馨。 赏析详情»


注释
这是一篇对某首古诗中出现的一些词语进行补充注释的文章。 1. 绿烟:指杨柳繁茂如烟的枝条。在诗中,绿烟形容的是杨柳的浓密,像一股绿色的烟雾一样罩在江面上。 2. 金穗:金色的嫩枝。这里的“金穗”形容的是杨柳嫩枝的颜色,通常是金黄色。 3. 吹:一本作“移”。在原文中,“吹”和“移”都可以表示拨弦弄管发出悠扬的声音,这里的“吹”意指吹奏笛子,表现出悠扬的旋律。 4. 静婉:即张静婉,为南朝羊侃的宠姬,善歌舞。在诗中,静婉形容的是歌声优美动听,如同张静婉的歌舞一般。 5. 歌尘起:形容歌声动听,余音绕梁,惊起梁尘。这里的“梁尘”是指屋梁上落下的灰尘,因为歌声太过动听,使得灰尘随之飞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6. 娇娆:一本作“娇饶”,即董娇饶,为东汉宋子侯《董娇饶》诗中所咏的美女。在诗中,娇娆形容的是舞姿轻盈优美,如同董娇饶的美丽舞姿一样。 7. 羌管:一本作“羌笛”。羌笛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吹奏折杨柳等曲目,这里的“羌管”或“羌笛”指的是羌笛的一种。 8. 曲:一本作“笛”。这里的“曲”指的是曲调,也有可能指的是吹奏羌笛的人。 9. 陌:一本作“曲”。这里的“陌”指的是小路,也可以泛指乡村中的道路。 10. 自:一本作“不”。这里的“自”和“不”在意思上有些相反,但都表示不愿意做某些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隐逸之心,不愿被世俗的事物所扰,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注释详情»


温庭筠简介
唐朝 诗人温庭筠的照片

温庭筠(801年-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花间派词人。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与花间派词人韦庄合称“温韦”。代表作品《商山早行》,《经五丈原》,《利州南渡》,《苏武庙》,《菩萨蛮》,《梦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