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玉树歌阑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芜国。
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
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
百幅锦帆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
珠翠丁星复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
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
鸾弦代雁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四方倾动烟尘起,犹在浓香梦魂裹。
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
译文及注释:
玉树歌阑,海云黑暗;花庭忽然变成青芜之国。秦淮有水,水无情,却在金陵漾春色。杨家二世安享九重宫阙,却不御华芝,嫌弃六龙。百幅锦帆,风力满载,连天展尽金芙蓉。珠翠丁星时隐时现,龙头劈浪,哀笳声响。千里涵空,澄水中的魂魄,万枝破鼻,飘香雪。漏转霞光高挂,沧海西边,颇黎枕上,听到天鸡的啼鸣。鸾弦代替雁鸣,曲调如同语言,一醉昏昏,迷失在天下。四方烟尘倾动,仍在浓香梦魂中缭绕。后主的荒宫里,有只晓莺,飞来只隔着西江水。
注释:
玉树:指玉树临风,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
歌阑:指歌台。
海云:指海上的云彩。
花庭:指花园。
青芜国:指荒芜的国土。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
金陵:南京的别称。
漾:指水面上波浪起伏。
杨家二世:指杨玉环的儿子杨贵妃。
安九重:指居住在九重宫。
华芝:指华丽的芝兰。
六龙:指六个龙柱。
百幅锦帆:指装饰着锦缎的帆船。
金芙蓉:指金色的莲花。
珠翠丁星:指珠宝和翠绿的草木,以及星星点点的灯火。
龙头:指船头的龙形装饰。
哀笳:指悲伤的乐曲。
千里涵空:指长长的水面上没有障碍物。
澄水魂:指清澈的水中的鱼魂。
万枝破鼻:指花香扑鼻。
漏转霞高:指时间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沧海西:指西边的大海。
颇黎:指黎族,古代南方的一个民族。
枕上闻天鸡:指在床上听到天鸡报晓的声音。
鸾弦代雁曲:指鸾琴的声音像雁的鸣叫。
一醉昏昏:指喝醉了酒。
四方倾动:指四面八方的景色都在旋转。
烟尘起:指烟雾和尘土飞扬。
浓香梦魂:指浓郁的香气让人陶醉。
后主:指南唐末年的后主李煜。
荒宫:指被废弃的宫殿。
晓莺:指清晨的鸟儿。
西江:指珠江的一个支流。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诗的作者是佚名,通过写作将隋朝的亡国之痛与陈后主的荒废宫殿形成对比,以发出对隋炀帝骄奢淫逸的讽刺,借此警示后世君王不要重蹈覆辙。
在诗中,作者先写陈后主故宫繁华一时,如今却变成了荒草废墟,这里可以看作是隐喻着一个国家及其君王的盛极即衰。此后,作者又写到隋炀帝效法陈后主,行事极尽奢侈之能事,对比描绘的是隋炀帝的奢华与陈后主的凋败之势,呈现出强烈的反差,既有美感,也有讽刺意味。
在诗的最后,作者引用了老子的格言“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表达了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并不无警示地呼唤现代国家领袖秉持谦虚、宽厚、勤政、爱民等美德,而非追求短暂的享乐和荣耀。
总之,这首詩从历史事实、文化内涵以及艺术表现手段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对于加深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君王治国之道的反思具有积极意义。
鉴赏详情»
注释: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整理补充注释如下:
1. 佚名:指此词作者不详。
2. 春江花月夜:此题为古代乐府曲名,与诗内容无关。该曲传唱至唐代,被认为是古代诗词音乐的精华之一。
3. 玉树:指南北朝时期陈后主所作的歌曲《玉树后庭花》,歌咏张贵妃、孔贵嫔美色,被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歌阑即为歌曲结束,歌尽之意。
4. 海云黑:指天空中乌云密布,预示国家将要覆灭之意。
5. 花庭句:指宫廷本应是花团锦簇的地方,但现在已经变成了荒草丛生的废墟。
6. 杨家二世:指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他曾经安居于深宫之中,稳坐九重之位。
7. 御:指乘坐车马。
8. 华芝:也称华盖,原指皇帝所乘之车的车盖,后来也指皇帝所乘之车。
9. 六龙:古代八尺以上的马称为龙,皇帝所乘之车由六匹马所驾。
10. 金芙蓉:指锦帆上所绣的金色芙蓉花,喻隋炀帝所乘之龙舟华美的意境。
11. 丁星:形容星光闪烁的样子。
12. 哀笳发:笳即胡笳,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音色哀凉。隋炀帝曾命乐工作《泛龙舟》等曲,其声亦哀怨。
13. 涵空:水中映照天空的景象。
14. 澄:指水面平静如镜。
15. 水魂:指水中的精怪,此句表示隋炀帝龙舟行进时,水面不仅平静而且静得连水中的精怪们都感到惊恐,不敢扰乱水面。
16. 万枝句:描写扬州的琼树开花如团团香雪,花香四溢。其中“万枝”或“团”指花朵密集如团、团,数量极多。
注释详情»
温庭筠(801年-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花间派词人。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与花间派词人韦庄合称“温韦”。代表作品《商山早行》,《经五丈原》,《利州南渡》,《苏武庙》,《菩萨蛮》,《梦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