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及注释:
庭前芍药妖无格:庭院前的芍药,姿态妖娆,无法用格律来形容。
池上芙蕖净少情:池塘上的芙蕖,清丽脱俗,缺少情感的表现。
唯有牡丹真国色: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的时节,京城也因此而热闹起来。
注释:
庭前芍药:指庭院前种植的芍药花。
妖无格:形容芍药花的姿态妖娆,没有规矩。
池上芙蕖:指池塘中的荷花。
净少情:形容荷花清雅,没有多余的情感。
唯有牡丹:只有牡丹花。
真国色:形容牡丹花的颜色非常美丽,是国之色。
花开时节:指牡丹花开放的季节。
动京城:形容牡丹花的美丽程度惊动了京城的人们。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讨论了一首诗中的“赏”字和“真国色”三字,以及对比写作手法在烘托牡丹之美方面发挥的作用。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一个“赏”字总揽全局、贯穿全篇,体现出其对于花卉的全面洞察和雅趣,并以“真国色”三字来形容牡丹的雍容华贵和美丽绝伦,掷地有声,惊动京城。与芍药和荷花相比,牡丹的美更加突出,成为整篇诗的亮点。
在表达牡丹之美时,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写芍药妖无骨格和荷花清雅缺少情韵,突出了牡丹的优美,烘托出牡丹的雍容华贵和超凡脱俗。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读者更能深入体会到牡丹之美的卓然不群。
综上所述,这首诗中“赏”字和“真国色”三字,在表达作者对花卉的认知和对牡丹之美的高度赞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对比手法,烘托出牡丹的绝美和超群。
简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刘禹锡、庭前的芍药、池中的荷花、牡丹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郡洛阳县人。唐朝诗人、哲学家,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诗豪之称。代表作品《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