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歌》拼音译文赏析

  • qín
  • [
    táng
    ]
  • zhǔ
    rén
    yǒu
    jiǔ
    huān
    jīn
    qǐng
    zòu
    míng
    qín
    guǎng
    广
    líng
  • yuè
    zhào
    chéng
    tóu
    bàn
    feī
    shuāng
    wàn
    shù
    fēng
  • tóng
    huá
    zhú
    zhú
    zēng
    huī
    chū
    dàn
    shuǐ
    hòu
    chǔ
    feī
  • shēng
    dòng
    jiē
    jìng
    zuò
    yán
    xīng
  • qīng
    huái
    fèng
    shǐ
    使
    qiān
    gǎn
    gào
    yún
    shān
    cóng
    shǐ

原文: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主人有酒,欢迎今夜,让我们一起奏琴,迎接广陵客。
月亮照在城头,黑乌鸦半飞半停,霜凄冷,风吹进衣。
铜炉里的华丽蜡烛,照亮了房间,我开始弹奏《渌水曲》,接着是《后庭花》。
一曲结束,所有的动物都安静了,四周的人们也无言以对,星星也渐渐稀少。
我是清淮的使者,行程千里,敢告诉你,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过云山。
注释:
主人:指诗人自己。
酒:指美酒。
欢今夕:今晚高兴。
奏鸣琴:弹奏琴。
广陵客:指来自广陵(今江苏扬州)的客人。
月照城头:月亮照耀城头。
乌半飞:乌鸦飞翔。
霜凄:霜气凄凉。
万树风入衣:风吹进衣服里。
铜炉:指烤火用的铜炉。
华烛:指华丽的蜡烛。
烛增辉:蜡烛的光芒更加明亮。
初弹:开始弹奏。
渌水:指渌水河,位于今江苏南京。
后楚妃:指楚怀王的妃子虞姬。
一声已动:一曲琴声响起。
物皆静:所有的东西都静止了。
四座无言:四周的人都沉默了。
星欲稀:星星快要消失了。
清淮:指淮河上游的清水。
奉使:指出使。
千馀里:一千多里。
敢告:敢于告诉。
云山:指云梦山,位于今湖北省南部。
从此始:从此开始。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主人安排好了酒宴,请大家欢度今宵的时光。那位擅长琴艺的人,就要把鸣弦拨响。明月高照城头(城楼),栖息的乌鸦半被惊飞。寒露凄冷草木凋零(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时间在公历9月7日或8日),秋风吹来寒沁人衣。堂上的铜炉生起融融炭火,华烛高烧增添了宴会的欢欣。那客人弹完著名的《渌水》,又弹了一曲美妙的《楚妃》。琴声一响万簌(竹木等物的颤动声)立刻归于寂静,大家屏息凝神,直听到夜半星稀。我离乡千里来到这淮北之地,琴声引动我的乡情,真想从此辞官归去。 【注释】: 酒宴:聚餐、宴请。 擅长:善于、精通。 鸣弦:发出悦耳的琴声。 明月高照:月亮光线明亮。 城头:城墙上的平台。 凄冷:阴冷、寒冷。 草木凋零:植物由于气温降低而失去生机。 寒沁人衣:感到寒冷透骨。 铜炉:铜制火炉,可供取暖。 融融:形容温暖。 华烛:华丽的烛台,指高档次的烛台。 欢欣:喜悦、愉快。 渌水:古曲名。 楚妃:古曲名。 万簌:形容响声很大。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繁荣时期,其诗歌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李颀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早年为官,后来辞官隐居,专心写作。这篇创作背景中提到的这首诗,其作者至今仍无法考证,但我们知道这首诗曾于天宝四年(745年左右)前后奉使东南时作。而在此时,李颀很可能正在担任尚书省的郎官。 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强盛、文化繁荣,各地百姓安居乐业,诗人李颀亦在这个环境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然而,这首诗与当时社会现实并不直接相关,而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这是一首描绘酒宴场景的诗篇,通过对琴声、明月、铜炉等元素的描写,展现出此时此刻在场的人们的欢聚。而诗末两句“我离乡千里来到这淮北之地,琴声引动我的乡情,真想从此辞官归去。”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家族和亲情的思念和向往,以及对官场世态的追问和反思。 总之,这首诗或许并不是李颀创作的,但是其背景与唐代社会文学环境紧密相关。这首诗渲染了一个欢乐祥和的酒宴场景,却在其背后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矛盾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家乡和亲情的眷念,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是一首题为《琴歌》的唐代诗篇,作者不详。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听琴赏月的场景,并通过对琴声、明月、铜炉等元素的描写,展现出此时此刻在场的人们的欢聚和情感交流。 诗作的前两句交代了听琴的场合,即为友人饯别宴席上,这时诗人因酒兴高涨而鸣琴,心情畅达自适。在渲染欢乐气氛的同时,也点题了全篇:琴声,音乐。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一派凄冷肃杀之气”则为诗作增添了不少悲凉之情。以哀景反衬乐情,在秋气凛然的时刻,诗人用铜炉和华烛来点亮整个场景,配合演奏者所弹的“渌水后楚妃”曲目,更是将诗作的情感表达到了极致。 整首诗虽以鸣琴为主线,但是其所传达的并不是单纯的音乐欣赏。诗人在场景描写中,通过琴声、月色和烛光等元素的描绘,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将描写音乐的同时,还借此抒发了对友情、亲情以及家国深情的怀念。同时也反思了官场生活的矛盾感。 总之,《琴歌》这首诗作将音乐和情感完美结合,通过对琴声、明月、铜炉等元素的描写,表现了珍贵的友谊、深沉的情感与对故乡、家族和亲情的思念和向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赏析详情»


李颀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出生于东川(今四川三台)(有争议),唐代诗人。他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并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他的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