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送元美》拼音译文赏析

  • sài
    shàng
    sòng
    yuán
    meǐ
  • [
    míng
    ]
    pān
    lóng
  • bái
    shuāng
    chū
    sài
    hán
    fēng
    duàn
    jiē
    cháng
    ān
  • chéng
    tóu
    piàn
    西
    shān
    yuè
    duō
    shào
    zhēng
    rén
    shàng
    kàn

原文: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译文及注释
白色的羽毛像霜一样从寒冷的边疆飞出,胡人的战火不断地燃烧着,一直延伸到长安城。城头上的西山月光照耀着整片城池,多少征战的士兵们都抬头仰望。
注释:
白羽:指白色的羽毛,可能是指白鹤的羽毛,也可能是指白色的马尾。

如霜:像霜一样白。

出塞:指从边境出发,进入敌方领土。

胡烽:指胡人的烽火,表示战争的烽火不断。

接长安:指烽火相传,传到长安城。

城头:指城墙上的高处。

西山:指西边的山。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

马上:指在马上,表示立即。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具有浓郁边塞情调的诗歌。虽然作者佚名,但这首诗却在唐代流传甚广,并被后人称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王世贞(字元美)前往边塞的作品,旨在表达对于友人赴边塞的祝福和关切。 整首诗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铿锵有力的气势,体现了作者对于元美此行的认可和赞叹。诗句用字凝练精炼,语言雄浑壮观,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汉语中的“豪放派”,这种浓烈的气息也是唐代边塞诗的标志之一。 虽然诗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元美此行的任务,但从诗句的氛围中可以看出元美肩负的使命十分重大,这也是唐代边塞诗的一大特点,即顺应时代需求,表达对于国家、军队和民族使命的呼唤和担当。 此外,这首诗也富有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对于边塞生活的向往和渴望。通过诗句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如“连峰起翠嵩,孤城映晚霞”,以及“万里长征人未还,但逢秋夜月朦胧”,传递出一种思乡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更加彰显了唐代边塞诗的特色。 总体而言,这首《塞上曲送元美》是唐代边塞诗的典型之作,其气势雄浑、语言深刻,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也承载着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鉴赏详情»


赏析
这首李攀龙的《边塞春秋·羽书急》,是一首充满边塞情调的诗歌。整首诗饱含了作者对战争和边防军民的深情讴歌,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士兵出征的关切和祝福。 首句“白羽”两字点明军情紧急,以及鸟羽代表着十万火急、要快传递的意思,同时“霜”字形容鸟羽之白,烘托塞外之寒,突显了形势险峻。读来令人感觉犹如亲眼所见那个信使带着十分重要的羽书,奔跑在荒芜的边塞上。 紧接着,第二句“胡烽不断接长安”,揭示出边境频频发生战事,胡族又再次入侵,战报直接传到朝廷。这里的“胡烽”和前面的“白羽”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运用独特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边塞紧急的军事氛围,极富战争色彩。 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士兵出征的深情寄语,写出了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月光伴随着战士们在寒风中勇往直前,而“西山月”更是表达出对边塞独特情调的铭记。整首诗用手法的巧妙变换,呈现出紧张、激烈和静谧、温情两种氛围,描绘出了边塞军民在战火与月色中的英勇与牵挂。 这首诗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意义,它记录了那个时代军民生活和抗争情感的历程,讴歌了边防卫国的英勇士气。如今,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家国情怀的关注,珍惜和平、爱护国土的情感。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明代中期的送别诗。当时,边事频发,北方的鞑靼入侵不断,直接威胁着国都北京的安全。此时,诗人和王世贞同为明朝“后七子”领袖,他们之间的友谊十分深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作出了这首送别诗,送别元美奔赴前线。在诗中,诗人勉励王世贞要勤劳边务,尽力分忧解难,共同守卫国家安全。整首诗语气凝重、深情笃定,充满了激励和钦佩之情。这首诗成为了明代文学的佳作,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文化精神的传承。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
元美手持着插有白羽的军事文书,勇赴边陲之地,忍受着寒冷的凛冽。东北边境,异族侵扰不止,烽火台上一座接一座地燃起,直传京城。正当拂晓之时,城头上挂着弯弯的冷月。天明时分,一场惨烈的战斗即将开始,戍卫边关的将士们身穿戎装,马带战鞍,焦急地等待着京城的指示。 译文详情»


译文及注释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 【注释】:元美(Yuán Měi):人名。白羽(bái yǔ):用白色的羽毛装饰的标志物,代表官职或身份高贵。军事文书(jūn shì wén shū):指从军队领导机关发出的命令、通知、简报等文件。 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 【注释】:东北边境(dōng běi biān jìng):我国东北地区与外国接壤的边疆地带。异族(yì zú):指与本族不同的民族。边关(biān guān):边境上的关隘。报警的狼烟(bào jǐng de láng yān):指边防部队在烽火台上点燃的表示敌情紧急的信号烟。烽火台(fēng huǒ tái):古代传递信息和警报的设施。 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 【注释】:拂晓(fú xiǎo):天快要亮的时候。城头(chéng tóu):城墙上的高台。西垂(xī chuí):指月亮距离地平线越来越远的状态,即月亮快要下落的时候。 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 【注释】:恶战(è zhàn):指凶猛的战斗。前线(qián xiàn):指战争的正面阵地或交战地区。 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注释】:戍守(shù shǒu):守卫边境或边疆。将士(jiàng shì):将领和士兵的统称。人未卸衣、马未卸鞍(rén wèi xiè yī,mǎ wèi xiè ān):形容士兵随时准备应对战斗。翘首(qiáo shǒu):向前探着头颈,等待某种事情的发生。京城(jīng chéng):古代指首都。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攀龙简介: 李攀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他于1514年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是汉族。李攀龙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人一同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被誉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对文学有着重大影响,被尊为“宗工巨匠”。 李攀龙主盟文坛长达20余年,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作品充满着现实主义的色彩,描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方面,内容深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为后人所传颂。他的诗歌常常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据记载,李攀龙于1570年去世,享年57岁。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劳和奋斗,但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