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观潮》拼音译文赏析

  • jiǔ
    quán
    ·
    cháng
    guān
    cháo
  • [
    sòng
    ]
    pān
    làng
  • cháng
    guān
    cháo
    mǎn
    guō
    rén
    zhēng
    jiāng
    shàng
    wàng
    lái
    cāng
    hǎi
    jìn
    chéng
    kōng
    wàn
    miàn
    shēng
    zhōng
  • nòng
    cháo
    ér
    xiàng
    tāo
    tóu
    shǒu
    hóng
    shī
    湿
    bié
    lái
    xiàng
    mèng
    zhōng
    kàn
    mèng
    jiào
    shàng
    xīn
    hán

原文: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长久以来,我一直怀念观潮的经历,满城的人们争相站在江边眺望。我感到疑惑,沧海是否已经消失无踪。在万面鼓声中,弄潮儿站在波涛之巅,手持红旗,旗帜不被水湿。我多次在梦中看到他,但每次醒来,心中仍感寒意。
注释:
长忆观潮:长久以来记得观潮的景象。

满郭人争江上望:城墙上挤满了人们,争着往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来的时候怀疑沧海已经消失了。

万面鼓声中:在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弄潮的孩子站在浪头上。

手把红旗旗不湿:手持红旗,旗帜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不知道多少次在梦中看到。

梦觉尚心寒:醒来后仍感到心里寒冷。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潘阆是一个唐朝的诗人,他曾经以卖药为生,后来流浪到杭州。在杭州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一次涨潮的壮观景象,这一刻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内心,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那个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美好的记忆不断地在他脑海中浮现,他渴望能够将这场景用诗歌表达出来。 于是,潘阆决定写下一首词来描述那个令他难以忘怀的瞬间,这便有了《酒泉子》。这首小词由五句组成,每句话都传达着潘阆对于涨潮盛况的情感和感受。他用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方式,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喜悦和感叹之情。 《酒泉子》是潘阆为了回忆那次观潮盛况而作的,它表现了潘阆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然的壮观之美的赞叹。这首小词所呈现的场面不仅深深地印入了潘阆的记忆,而且也通过他的词歌传颂了开来,留下了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遗产。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词是以钱塘江潮涌为主题,通过夸张的手法和细腻的描写,将这一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上片中,词人借助“杭州人倾城而出”、“万头攒动”等生动的描写,烘托了观潮的气氛,为下文弄潮儿的英勇无畏做好了铺垫。同时,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对钱江潮涌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一自然景象的壮美和惊险。 在下片中,词人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和身手不凡。通过纯白描的手法,将他们与大自然的搏斗描绘得十分惊心动魄,让读者也仿佛置身其中。最后结拍由回忆转入现实,词人描述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的情感,使整篇词更具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总之,这首词通过精心构思和生动细腻的描写,刻画了钱塘江潮涌的壮美和弄潮儿的英勇精神,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气势恢宏、深情厚意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在文化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技艺高超,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注释: 1. 钱塘江:又称浙江,是中国东南部的一条大江,流经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等地。 2. 观潮:指观赏潮汐涌动的壮观景象。 3. 潮水:指海洋因吸引力、惯性、风力等作用而形成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的水流。 4. 大海:广阔的海域。 5. 声势震人:声音所引起的气势和感受十分强烈。 6. 踏潮:指在涨潮时站在潮水上表演技艺,也是一项传统的水上运动项目。 7. 献技:指展示自己的技艺。 8. 红旗:象征革命和胜利的标志。 9.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或紧张,心跳加快,胆战心惊。 译文及注释详情»


潘阆简介: 潘阆(?-1009)是宋初著名的隐士和文人。他的字号分别有梦空和逍遥,号为逍遥子。关于他的出生地,有一说是大名(今属河北),也有一说是扬州(今属江苏)。潘阆性格狂妄古怪,两次坐牢待罪,光绪年间被真宗释放,并任命为滁州参军。潘阆善于作诗,风格类似于孟郊、贾岛,并且还擅长创作词曲。目前存世的他的著作只有《酒泉子》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