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柳恽》拼音译文赏析

  • liǔ
    yùn
  • [
    nán
    beǐ
    ]
    jūn
  • qīng
    chén
    lǒng
    西
  • feī
  • qiū
    yuè
    zhào
    céng
    lǐng
  • hán
    fēng
    sǎo
    gāo
  • lòu
    qīn
  • guān
    shān
    xiǎo
    cuī
    zhóu
  • jūn
    zhī
  • cān
    chà
    jiān
    yuán
  • jiàn
    zhōng
    yuán
  • huái
    怀
    beī
    kōng
    mǎn

原文: 清晨发陇西,
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
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
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
怀悲空满目。



译文及注释
清晨从陇西出发,
日暮到达飞狐谷。
秋月照耀在层峦之上,
寒风扫过高大的树木。
雾露夜晚侵入衣衫,
关山早晨催促车轴。
你要去何处呢,
参差不齐的山间原野。
一见面就注定无缘,
怀念之情充满心目。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是对古诗《送柳恽》中的几句进行了解读。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诗人为了送别柳恽而远行的经历,描绘了他在极寒的环境下行旅匆忙的情景。 首先,诗中的“清晨”二句是借用了柳诗“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的意象,以形容柳恽奔波于两个遥远的地方之间,其行色匆匆,日夜兼程。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柳恽旅途的辛苦和坚毅。 同时,“陇西”和“飞狐谷”则是具体的地名,这些地名给读者以实在的感受,同时也借助虚写手法夸张地描述了柳恽所去之地的辽远,令整首诗的意境更加生动。 接着,诗中的“秋月照层岭”四句则是想象出柳恽旅途中所见所闻的场景,把其风霜雾露之苦通过字里行间的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秋月”照耀在层层的高岭之上,形成了一片凄清而幽冷的景象。树林中落叶飘零、寒风呼啸,构成了一副萧杀的画面。而“扫”字下得极有力,则是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寒冷气息。 最后,“关山扫雪三百里,草木凋零十二月”两句,则是用来表达柳恽旅途跋涉的艰辛和他憧憬回家的心情。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行者在险恶环境下的坚毅和奋斗精神,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柳恽旅途的辛苦与困苦,同时也展现出古代行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吴均、柳恽、赠诗、吴兴太守 这篇文章将围绕着吴均与柳恽之间的友谊展开,探究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吴均与柳恽皆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两人交情深厚。据记载,柳恽曾经任职于吴兴太守,而吴均则担任其主簿。在那段时间里,两人共同学习、探讨文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不幸的是,柳恽任职期满后不得不辞职。在离职前,柳恽写下《赠吴均三首》,用以表达对他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吴均深受感动,并以此诗回赠给柳恽。 这首回赠诗全文长达七十余字,据推测应该有一定的文学意境和意义。然而,具体的诗意我们并不得而知。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吴均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柳恽离去的不舍之情。 总之,这首回赠诗的创作背景离不开吴均与柳恽之间的深厚友谊。它不仅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感情,也为我们留下了历史上珍贵的一份文学遗产。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在天刚破晓的时分,就从陇西出发飞奔;要在夕阳落山之前,赶到狐谷客店安身。 注释:这段文字描述了行程的时间和目标地点,作者希望尽快地赶到狐谷客店安身。 金秋皓月当空照,凉气充满万山林;西风呼啸连日不停,折断高树扬起沙尘。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吴均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是南朝梁时期的一位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其官职为吴兴主簿。他在史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并被明人辑为《吴朝清集》。关于吴均的出生地和具体出生日期并无相关资料记录。而他逝世的时间也没有准确的记载,只知道他去世于5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