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邑山中》拼音译文赏析

  • 宿
    shí
    shān
    zhōng
  • [
    táng
    ]
    hán
  • yún
    gòng
    shān
    shān
    ǎi
    cāng
    cāng
    wàng
    zhuàn
  • xiǎo
    yuè
    zàn
    feī
    gāo
    shù
    qiū
    zài
    shǔ
    fēng
    西

原文: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相关标签:写人写景

译文及注释
浮云不与此山齐,山上的雾气苍苍,望着它转眼迷失了方向。
清晨的月亮暂时飞到高高的树枝上,秋天的河流被几座山峰隔开在西边。
注释:
浮云:指天空中的云彩,因为飘浮不定,所以称为浮云。

不共:不同,不相同。

此山齐:指此处的山峰高度相等,齐平。

山霭:山间的雾气。

苍苍:形容颜色灰白,苍老的样子。

望转迷:眼睛看得多了,视线转动时会感到迷惑。

晓月:指清晨时的月亮。

暂飞:短暂地飞行。

高树里:指高大的树木上。

秋河:指秋季的河流。

隔在:分隔开。

数峰西:指在几座山峰的西边。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七绝名为《石邑山中》。诗人在极简的笔触下,巧妙地描绘出了石邑山的变幻多姿,给读者带来了一幅充满神秘和变化莫测的山水画境。 首句“浮云不共此山齐”,通过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山的高耸峻拔。高悬的白云始终无法与山齐平,从而生动表现出山的气势和壮美。第二句“山霭苍苍望转迷”,则描绘了一幅充满变幻的景象。夕阳下金辉闪闪,瑰丽多姿的山头在晚霞的映衬下彩色斑斓,给人以清新脱俗、意趣盎然的感受。诗人巧妙地运用“望转迷”三字来形容眼前美景,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亲身体验到了它的美妙。此外,“迷”字也隐含着夜幕正在降临,诗人将在山中投宿,给整首诗增色不少。 接下来的“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更是精彩纷呈。他以极简炼的笔触,表现出了拂晓时分宁静的景象。月光透过山林间的缝隙洒下,徘徊于将醒的树丛之上,而坐在山中的诗人也无不为这份平静所感动。此外,“秋河隔在数峰西”一句更是别具匠心。这句话通过对“秋河”所在位置的描述,“数峰西”,刻画了山势逶迤、群峰错列的景象。从而使整首诗描绘出了一个神秘、幽深、变化多端的画境。 总之,这首七绝《石邑山中》通过巧妙的笔法和艺术手法,成功地表达出了诗人眼中的石邑山美丽壮观、神秘迷人的景色,展现了“惟君子之得阴阳之妙,扬尊卑之序,移大人于孟夏之末”的高超境界。读完这首诗,仿佛亲身经历了诗人的游历之旅,令人感受颇深。 鉴赏详情»


“秋河隔在数峰西”赏析
这首诗的第二句“秋河隔在数峰西”,表现了诗人以独特的手法来描绘秋河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秋河”所在位置的描述,“数峰西”,给人一种虚实相生的感觉。此句所传达的意境是,在某些情况下,秋河看起来很远,但是在不同的参照体之下,“数峰西”可以是很远的空域,也可以是很近的距离。这种模糊的感觉正是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受,让读者产生远与近、虚与实之间无限交错的美感。 其次,“数峰”在这首诗中充当了“衬(烘托陪衬)体”的角色。这句话所描绘的是秋河被“隔”在“数峰”之后,无法直接看到。而“数峰”则用一个“数”字表明了峰连嶂叠的山况,不仅给人留下山峰高低的印象,同时也展现出无尽的广阔。因此,此句诗的意境不仅体现了横向上的群峰错落,也表达了纵向上的峻峭插天。作者以简约的词句,其实蕴含着“一石二鸟”的效果,让整句话更加立体生动。 总的来说,这句话巧妙地表现了秋河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通感性和艺术性相辅相成,展现出了一种神秘而又美妙的山水画境。通过虚实和横纵的交错,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传递出更深刻的意义。 “秋河隔在数峰西”赏析详情»


韩翃简介: 韩翃是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天宝13年(754年)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来,随侯希逸回朝,又在长安闲居了十年。 建中年间,韩翃因创作《寒食》诗受到唐德宗的赏识,并因此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歌笔法轻巧,能写出别致的景象,因此在当时广受欢迎,传播甚广。关于他的出生和逝世时间尚无确切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