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译文及注释:
移家避寇,乘舟追逐。厌倦看南徐江水流。吴越的征税不像过去那样,秣陵的衰败不适合在秋天。千家闭户,没有砧杵声。七夕节,谁会望着牛郎织女?只有和我一样的骏马客,才能理解我的忧愁,写下我的心情。
注释:
移家避寇逐行舟:因为战乱而迁移家庭,乘船逃离。
厌见南徐江水流:对南徐江的景色感到厌倦。
吴越征徭非旧日:吴越地区的征税和徭役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严重了。
秣陵凋弊不宜秋:秣陵(今南京)的衰败和破败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不应该再等到秋天了。
千家闭户无砧杵:形容战乱时人们的生活十分困苦,家家户户都没有磨盘和捣米杵。
七夕何人望斗牛:七夕节时,没有人能够看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
只有同时骢马客:只有和自己一样身处异乡的游子,才能够理解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偏宜尺牍问穷愁:更适合写信来倾诉自己的忧愁。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佚名,创作于公元762~764年间的唐朝。当时,北方战火未止,南方动乱再起,江苏、浙江一带大多数男子都被征发,或是事役,长期在外,身陷水深火热之中,生死不确定,无法和亲人相聚。同时,田野荒芜,秋收季节已至,但是却没有可收获的农作物。全社会普遍贫困,连李嘉佑这样的一州之长也深陷于生活困顿之中。
由于自身经历的感受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李嘉佑创作了这首描写世道困顿、人民苦难的诗歌。他将个人的感受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融为一体,用悲愤的笔调揭示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和人民处境的艰难。
从诗歌内容来看,由于战乱、动荡等诸多原因,这个时代人们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生活资源匮乏,田野荒芜,人民每天都在艰难地维持生活。同时,社会的道德风气也十分恶劣,人心不古,这些都成为李嘉佑写作的素材和背景。
然而,即使在这样困难的年代,李嘉佑并没有沮丧或者绝望,而是用自己的文学才华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以此启示人们,即便身处逆境,也应该要坚持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创作背景详情»
注释:
短衣。斗牛何处是前程。”中的“七夕”指阴历七月初七的节日,又称为“乞巧节”,因为这一天传说织女会在银河上与牛郎相会,人们通常在这一天向织女祈求心愿、祈求技艺进步。而“短衣”则表明主人公并非为了庆祝佳节而穿着盛装,而是平常打扮。这里的“斗牛”则是指牵牛星,诗句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对命运的迷茫感。
除此之外,诗中还提到了许多地名和历史事件。其中“京口”指的是位于今江苏镇江市的古城,“南徐”指刘宋特设的南徐州,“吴越”则是泛指今江苏、浙江及江西、安徽部分地区,“秣陵”则是指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县南的古县名。而“避寇”则是指唐朝宰相李嘉佑因避免战乱而移居至南徐。这些地名和历史事件的提及,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背景故事,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最后,“玷桴”是指用持衣石和棒槌来洗衣服的方式,而诗中的“玷桴何处用苍龙替”则表现了主人公在逐渐成长和奋斗的过程中,对于传统习俗和方式的怀念和思考。
注释详情»
李嘉祐简介: 李嘉祐的生卒年仍不可考。他的字是从一,来自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根据另一段给出的信息,李嘉祐在天宝七年(748年)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为秘书正字。但是,在提供的文献中并没有提及李嘉祐的逝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