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拼音译文赏析

  • yún
  • [
    qīng
    ]
    qián
    qiān
  • dān
    qīng
    tái
    diàn
    殿
    céng
    céng
    diāo
    nào
    dēng
  • jìn
    jìn
    ēn
    méng
    zàng
    neì
    jiā
    xiāng
    huǒ
    bàng
    dǎn
    dēng
  • fēng
    beī
    shū
    yuán
    zǎi
    hǎi
    hóng
    chén
    wèn
    lǎo
    sēng
  • kōng
    wáng
    sān
    tàn
    chuān
    穿
    luó
    jìng
    zhǔ
    téng

原文: 丹青台殿起层层,玉砌雕闹取次登。
禁近恩波蒙葬地,内家香火傍掸灯。
丰碑巨刻书元宰,碧海红尘问老僧。
礼罢空王三叹息,自穿萝径拄孤藤。



译文及注释
丹青台殿层层起,玉砌雕闹接连登。
禁近恩波蒙葬地,内家香火傍掸灯。
丰碑巨刻书元宰,碧海红尘问老僧。
礼罢空王三叹息,自穿萝径拄孤藤。
注释:
丹青台殿:指宫殿建筑,丹青是指绘画。

玉砌雕闹:指建筑材料精美,雕刻精细。

恩波蒙葬地:指恩波,即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墓地。

内家香火:指家族祖先的祭祀。

丰碑巨刻:指碑文雕刻精美,字迹巨大。

元宰:指唐代宰相李德裕。

碧海红尘:指世间繁华纷扰,如红尘滚滚,而自己却宁静如海。

空王三叹息:指空王,即佛教中的空性王,表示作者已经超脱尘世,但仍然感叹世间的无常和空虚。

萝径拄孤藤:指在萝径上拄着孤藤,表示作者已经老迈,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清静和孤独。


译文及注释详情»


钱谦益简介: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常熟人。他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中进士,并被誉为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明史评价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钱谦益在明末时期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他曾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亡后,他依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在南京拥立福王,担任礼部尚书。然而,随着清军入侵,他最终选择降清,并被任命为礼部侍郎。 钱谦益除了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外,在文学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他是松江派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言之有物,文之有理”,坚持韵文与散文相结合。他的诗歌风格古拙清丽,意蕴深刻,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代表作有《夜泊牛渚怀古》、《鹧鸪天·云想衣裳花想容》等。他的文学成就对后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