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山为水精宫,藉花无尘埃。吟狂岳似动,笔落天琼瑰。
伊余自乐道,不论才不才。有时鬼笑两三声,
疑是大谢小谢李白来。
译文及注释:
山为水精宫,藉花无尘埃。
山峰如水晶宫,借花无尘埃。
吟狂岳似动,笔落天琼瑰。
吟咏狂岳似在动,笔落天上琼瑰。
伊余自乐道,不论才不才。
我自得意地说,不论才华高低。
有时鬼笑两三声,
偶尔鬼魂嘲笑两三声,
疑是大谢小谢李白来。
怀疑是大谢小谢李白来。
注释:
山为水精宫:山峰如同水中的精灵居所,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藉花无尘埃:借助花朵,没有尘埃的污染。意指在花朵的映衬下,山峰更加美丽纯净。
吟狂岳似动:吟诵时,山峰仿佛也随之动荡。表达诗人情感激荡的状态。
笔落天琼瑰:笔落纸上,写出了天上的美丽花朵。形容诗人笔下的景象如同琼瑰一般美丽。
伊余自乐道:我自己快乐地说道。表达诗人对自己的创作感到满足和快乐。
不论才不才:无论才华高低。表达诗人对自己才华的不在意。
有时鬼笑两三声:有时候鬼魂会笑出两三声。形容诗人的作品引起了一些神秘的反应。
疑是大谢小谢李白来:怀疑是大谢、小谢或者李白来了。指诗人的作品引起了一些文学大家的注意和赞赏。
译文及注释详情»
贯休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岁。他的诗作多以山水、自然风光为题材,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抒发出深沉的佛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