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为重南台客,朝朝会鲁儒。暄风众木变,清景片云无。
峰翠飘檐下,溪光照座隅。不将簪艾隔,知与道情俱。
译文及注释:
为重南台客,朝朝会鲁儒。
为了重返南台做客,每天早晨都与鲁儒相会。
暄风众木变,清景片云无。
温暖的风吹拂着众多的树木,清澈的景色中没有一丝云彩。
峰翠飘檐下,溪光照座隅。
山峰的翠绿在屋檐下飘荡,溪水的光芒照耀着座位的角落。
不将簪艾隔,知与道情俱。
不用头上的簪花和蒿草隔开,知识和道德的情感一起存在。
注释:
重南台客:指重视南台的客人,南台是指南方的山台,表示作者重视南方的文化和学问。
朝朝会鲁儒:每天都会见到鲁国的儒者,表示作者经常与鲁国的学者交流学问。
暄风众木变:温暖的风吹拂着众多的树木,表示春天的景色变化多样。
清景片云无:景色明净,片片云彩都没有,表示天空晴朗无云。
峰翠飘檐下:山峰上的翠绿植物飘落在屋檐下,表示山景美丽。
溪光照座隅:溪水的光芒照耀在座位的角落,表示溪水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座位。
不将簪艾隔:不用头上的簪子和身上的艾草来隔离,表示作者不以身份和仪式来隔离自己。
知与道情俱:知识和道德情操一起存在,表示作者注重知识的同时也注重道德修养。
译文及注释详情»
皎然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字清昼,俗姓谢,出生于吴兴(浙江省湖州市),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诗风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受到当时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