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译文及注释: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
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
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
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
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诗教几乎沦落缺失,庸俗之音互相倾覆。
忽然观赏风雅之韵,唤起我早年的情感。
在广阔的学海中荡漾,郁积成为诗人的英气。
格调高如寒松,气势清如秋江。
何必在邺城中创作,可成为千年的传世之作。
辞章分布如虎竹,临江城万里之遥。
到了今日扫除烦政,更何况现在休止战争。
应当怜惜禅宗的子弟,他们在林下静谧无为。
追求名利的痕迹已经破败,心灵得到了道义的精华。
摆脱了繁琐的文字负担,免受外物的干扰。
书衣上沾满尘埃,砚石上生满青苔。
遗憾未能认识君子,只能传颂手中的珍宝。
怎能引诱我的本性,始愿犯下纯真的错误。
希望没有鸑鷟的声音,继续公云和笙的音韵。
吟咏之声传向禅宗的薮林,反而感到惭愧于幽松的声音。
注释:
诗教殆沦缺:指古代的诗教已经几乎荒废,缺乏重视和传承。
庸音互相倾:指平庸的声音互相传播,没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忽观风骚韵:突然观察到风雅的韵味。
会我夙昔情:唤起我往昔的情感和回忆。
荡漾学海资:广泛涉猎学海的知识。
郁为诗人英:积蓄为诗人的才华。
格将寒松高:格调如同高耸的寒松,高尚不凡。
气与秋江清:气质如同清澈的秋江,纯净明亮。
何必邺中作:为什么要局限在邺城中创作,可以成为千载流传的作品。
可为千载程:可以成为千年流传的作品。
受辞分虎竹:离开官职,分别与虎竹(指竹林)。
万里临江城:在江城边上,千里江山。
到日扫烦政:到了日子就摆脱烦琐的政务。
况今休黩兵:何况现在停止战争。
应怜禅家子:应该同情禅宗的弟子。
林下寂无营:在林间静静无所事事。
迹隳世上华:迹象消失在世间的繁华之中。
心得道中精:心灵领悟到了道理的精髓。
脱略文字累:摆脱了文字的束缚。
免为外物撄:不受外物的干扰。
书衣流埃积:书衣上沾满了尘埃。
砚石驳藓生:砚台上长满了青苔。
恨未识君子:遗憾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君子。
空传手中琼:空传手中的珍宝(指诗作)。
安可诱我性:怎么能引诱我的本性。
始愿愆素诚:开始愿意犯错误,不再保持纯真的诚实。
为无鸑鷟音:不再有美妙的音乐声音。
继公云和笙:继承公云和笙(指古代音乐器)的音乐传统。
吟之向禅薮:吟咏之声传向禅宗的林中。
反愧幽松声:反而感到惭愧,因为幽松的声音更加优美。
译文及注释详情»
皎然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字清昼,俗姓谢,出生于吴兴(浙江省湖州市),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诗风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受到当时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