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瑞不如无。
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
译文及注释:
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瑞不如无。
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
昔日:过去的日子
曾:曾经
看:观看
瑞应图:预示吉祥的图画
万般:各种各样的
祥瑞:吉祥的征兆
不如:不如何
无:没有
摩诃池:大池塘
上:在上面
分明:清楚地
见:看见
仔细:细致地
来:看到
是:是
那:那个
鹕:鹭鸟
注释:
昔日:过去的时候
曾:表示过去的经历或动作
看:观看
瑞应图:预示吉祥的图案
万般:各种各样的
祥瑞:吉祥的征兆
不如:不如何物
无:没有
摩诃池:佛教中的一个虚构的池塘,象征着清净和智慧
上:在上面
分明:清晰明了
见:看见
仔细:细致地
来:这里指看
是:表示肯定
那:指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事物
鹕:一种水鸟,又称白鹭,象征着吉祥和祥瑞
译文及注释详情»
顾夐简介: 顾敻,五代词人,生卒年不详,籍贯及字号亦不详。前蜀王建通正(916)时,以小臣给事内廷,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累官至太尉。顾夐能诗善词,《花间集》收其词55首,全部写男女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