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吏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佚名的这首《潼关吏》是一首反映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潼关守卫的诗篇。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安禄山兵北,哥舒翰请守潼关,但此时的长安已经失陷,明皇听从杨国忠的建议,挖开了渭河引水灌城,导致营垒和城墙出现了大面积损坏,为安史军攻城提供了便利。最终潼关失守,成为唐朝抵御外患的屏障被摧毁的象征。 杜甫这时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杜甫离开华州去洛阳、偃师探亲,乾元二年回到华州。当时,唐与安史叛军之间进行邺城之战,唐军大败,在相州被重创,洛阳再次被攻占。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潼关将面临远比以前更加艰难的守卫任务。杜甫在回华州的路上途经潼关,亲眼见到了这里的备战气氛和百姓们忍辱负重、爱国参军的场面,深感时代的危机和历史的无情。于是,他以潼关吏的视角,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唐代边疆防御和士兵劳动的感慨与赞美。 《潼关吏》描绘了士卒们在沿途辛勤修筑潼关防卫工事的情景。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清晰明了地展现了这座重要关隘的气质特征。通过潼关吏的回答,作者传递出唐朝边疆防卫的担忧与关注,同时也展现出了古代士兵不畏艰苦、奋勇前行的精神风貌。 佚名所作的《潼关吏》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它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边疆守卫的情况和人民的忠诚,也折射出了当时唐朝政治和文化的某些缺陷。本诗在诗歌形式上思路清晰、行云流水,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是唐代边塞题材的优秀代表之一。


诗文: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相关标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