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译文及注释:
士卒匆忙地筑起了潼关道上的城池。大城不如小城,即使城墙高铁硬,也比不上小城的万丈高墙。我问潼关的官吏:“修建城墙是为了防备胡人吗?”
他让我下马,指着山隅说:“连绵的云彩像是排列的战阵,飞鸟也无法飞越。胡人只会自守,又怎么会担心西都呢?丈人看守要地,狭窄的地方只能容纳单车通过。只有勇敢的战士才能奋起长戟,千古以来只有一个人能够胜任。”
“桃林之战真是可悲,百万士兵化为鱼肉。请关将一定要小心,不要像哥舒一样轻敌!”
注释:
士卒:士兵。
草草:匆忙、草率。
筑城:建造城墙。
潼关道:指潼关的道路。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意为小城虽然规模较小,但是防御能力却比大城要强。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问潼关的官员是否还在修建城墙以防备胡人的入侵。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请潼关的官员为自己指路。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形容城墙高大、坚固,连绵不断,防御能力极强。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意为只要守好潼关,就不用担心西京(长安)的安危。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指城墙上的要害部位非常重要,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意为守卫潼关需要勇士奋勇作战,即使是千年后也是如此。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桃园结义的故事,以及后来在此地发生的大战,战死的士兵尸骸堆积如山,形成了桃花池,百万士兵都化为了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意为请潼关的官员好好守卫关口,不要像哥舒翰那样轻敌,导致失陷。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士卒(shì zú)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tóng guān)要道筑城。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sè nà)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gē shū hàn)仓促应战的覆辙。”注释:潼关是唐代最重要的关隘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士卒指士兵,劳役指动员劳力,筑城是指修建城墙以防御敌人进攻。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形容城墙坚不可摧。依山而筑的小城,高达万丈,形容城墙高大雄伟。黄河上游有一个叫做桃林塞的地方,唐朝时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此次战斗中,唐军惨败,伤亡惨重,很多人都死在了黄河之中。哥舒翰是唐代军事将领,他曾在战斗中仓促应战,结果被敌军打败,这里用“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表示不希望历史上的错误重演。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潼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通过对士兵劳苦修筑潼关防卫工事的描写,表现了他对于唐朝边疆防卫的担忧与关注,同时也展现出了作者对于古代士兵劳动与战争艰苦的感怀。
诗歌以“漫漫潼关道上”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大批士卒在沿途辛勤修筑工事的情景。作者用“草草”二字生动地形容了此时士兵们的劳累模样,而“何”字的加入更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些许感伤色彩。接下来,通过对城墙的描写,作者向读者展示了潼关工事的高大、威武和坚固,准确地把握住了这座重要关隘的气质特征。
在“借问潼关吏”一句中,作者暗藏玄机。在提出问题之前,他先引入“潼关吏”的角色,从而为后续二人对话的展开打下基础。对于“胡贼”的问题,潼关吏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邀请作者下马步行,为他指点远山。这一举动呈现出这位吏员胸有成竹、信心十足的態度,而也隐含着唐朝边疆防卫的严峻形势。
潼关吏的回答慷慨激昂,紧扣“修关还备胡”的主题,展示出古代士兵作战时不畏艰苦、奋勇前行的精神风貌。同时,他的描述也笔触细腻,用“高耸入云端”、“一夫当关”等比喻手法,将潼关工事的巍峨与坚固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则在回顾历史的同时,表现出对于这段历史的不忍和愧疚之情。
综上所述,杜甫的《潼关》通过对于唐朝潼关防卫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士兵的艰辛劳作和英勇作战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于唐代边防形势的担忧和悲痛之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思考和观察力的经典之作。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佚名的这首《潼关吏》是一首反映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潼关守卫的诗篇。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安禄山兵北,哥舒翰请守潼关,但此时的长安已经失陷,明皇听从杨国忠的建议,挖开了渭河引水灌城,导致营垒和城墙出现了大面积损坏,为安史军攻城提供了便利。最终潼关失守,成为唐朝抵御外患的屏障被摧毁的象征。
杜甫这时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杜甫离开华州去洛阳、偃师探亲,乾元二年回到华州。当时,唐与安史叛军之间进行邺城之战,唐军大败,在相州被重创,洛阳再次被攻占。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潼关将面临远比以前更加艰难的守卫任务。杜甫在回华州的路上途经潼关,亲眼见到了这里的备战气氛和百姓们忍辱负重、爱国参军的场面,深感时代的危机和历史的无情。于是,他以潼关吏的视角,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唐代边疆防御和士兵劳动的感慨与赞美。
《潼关吏》描绘了士卒们在沿途辛勤修筑潼关防卫工事的情景。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清晰明了地展现了这座重要关隘的气质特征。通过潼关吏的回答,作者传递出唐朝边疆防卫的担忧与关注,同时也展现出了古代士兵不畏艰苦、奋勇前行的精神风貌。
佚名所作的《潼关吏》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它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边疆守卫的情况和人民的忠诚,也折射出了当时唐朝政治和文化的某些缺陷。本诗在诗歌形式上思路清晰、行云流水,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是唐代边塞题材的优秀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详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