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的鉴赏

鉴赏
这篇题为《登高》的诗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撰写,虽然作者不详,但从韵律和风格来看,此诗和杜甫的其他作品非常相似。这首诗的结构十分严密,采用了“一头两脚体”的形式,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六句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则各14句,并四次换韵。这种节奏整齐、略有变化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整首诗的内容重点在于表达了战争对百姓以及社会造成的影响。从前后呼应的角度看,在写家属的悲痛情感之后,通过“边庭流血成海水”和“生男埋没随百草”以及“千村万落生荆杞”和“禾生陇亩无东西”等形象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同时,通过“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的描写,也表现了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和百姓的负担。 此外,诗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层层递进。通过“点行频”、“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等例子,诗人揭示了频繁征兵的原因,使意境加深了一层。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发展,先是从荆杞遍野到禾生陇亩无东西,再到朝廷仍旧催索租税,最后到战争改变传统社会心理的表现,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更是把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深入挖掘展现。 总之,杜甫的《登高》以其严密的篇章结构和深刻的内容分析,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对广大民众以及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忧虑。


诗文: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娘一作:“爷”)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相关标签:战争忧国忧民唐诗三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