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四首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天宝年间,即公元744年。当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的时期。他对于政治理想的落空深感失望和苦闷,面对黑暗的现实,内心充满孤独和无助的情绪。 然而,李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选择了追求自由和向往光明。在这种心境下,他写下了这首名为《将进酒》的诗歌。 据两宋本、缪本的注解,这首诗作于长安。在这座古都里,李白既经历了官场的失败,又领略了浩大的文化氛围,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启发和熏陶。这些都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诗歌中描述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情景,可以看作是李白追求自由和远离政治的表现。他用幻想和想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一种狂放不羁、豁达洒脱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由与独立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在李白的创作背景下,这首《将进酒》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李白在官场挫折后,寻找精神慰藉、表达自由之情的心灵疗愈之作。


诗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另版本“相”为“同”)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相关标签: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