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的鉴赏

鉴赏
这首诗是李白在江夏送蜀僧晏上人入长安时所作。在这首诗中,李白表达了自己对故乡月亮的深情别恋,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游子归乡的羡慕之情。从整体结构来看,这首诗一共七句,前三句为“峨眉月”,后四句为“送僧归”。其中,“峨眉月”作为全篇的主题,贯穿始终,成为整篇诗歌的灵魂。 首先,李白对峨眉月的喜爱显而易见,他在开头就表达了自己对峨眉月的情感:“可以说,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她相伴而行。” 他用“始终未能忘怀”一语点明了自己对峨眉月的痴迷之情,说明即使是在他漫长的游历之后,依然对峨眉月难以忘怀。接着李白描写了峨眉月的神奇之处:“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 这里,李白把峨眉月形容得非常神奇,表示峨眉月不仅可以伴随着游子的归程,同时也能在游子远走他乡的时候,一直陪伴着故乡。可以说,峨眉月在李白的心目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其次,整首诗通过“峨眉月”这一主题,表现出了作者对游子归乡的羡慕之情。李白在诗中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将蜀僧晏上人作为另一个主角,置身其中,是为了突显自己的游子身份。作者虽然游历了天下,却始终没有摆脱游子的身份。他用“滞留吴越”来形容自己漂泊他乡的苦涩经历,揭示了游子离乡的孤独和无助。而当他得知蜀僧晏上人将回到故乡,甚至还能在路上看到峨眉月时,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归乡的羡慕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刻画了李白对故乡峨眉月的深情眷恋,同时也表现了他作为游子的无助和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结构严谨,表达却流畅自然,动感十足,表现出李白作为歌行高手的超凡水平。


诗文: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