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李白所写的《西洲曲》约写于公元751年的天宝九载。当时,唐玄宗沉于酒色、好大喜功,权臣杨国忠出于为了讨好上司的目的,命令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攻打南诏,并与南诏王阁罗凤战于西洱河畔。结果,唐军大败,死伤惨重。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鲜于仲通失败后,杨国忠并不甘心认输,再次举兵,到各处征集、甚至派御史去各州各郡分道抓人,押送军中,以应讨南诏之急。
面对唐朝政治黑暗、军事失败和民生困苦的背景,李白写下了这首《西洲曲》。诗中描绘了美丽的仙境西洲,寄托了李白对于清净、自由、超脱尘世的向往。然而在无奈之余,他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于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于权贵的反感: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右有嘉树,颓垣古今多。……蓝田种玉人,玉台寝绮女。穷发十载身,乃今灯花照。昔日龌龊不足夸,今兹放荡思无涯。”
李白这首诗中的仙境西洲与唐朝政治黑暗背景的反差寓意深远。虽然在当时,此诗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但现在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传颂至今。
诗文: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还,投躯岂全身?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