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题壁的鉴赏

鉴赏
《临终诗》是谭嗣同在狱中所作,其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以及对于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都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在对这首诗进行解读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赵文的解释被主流观点所否认,而翟南的解释则被广泛认可。 赵文的解释主张,“去留”指代生死之行为,而“肝胆”指代英勇之人,因此,诗句“去留肝胆两昆仑”被解释为要求变法志士不要在生死面前畏缩,要像昆仑山一样坚毅不屈。然而,这样的解释被认为有误,在绝句中,第三、四句含义重复是不大可能的,同时,“去留”作为一个动词词组,其本身并没有指定死亡的含义。 相比之下,翟南的解释更加严谨并被广泛接受。他主张,“肝胆”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而是一个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因此,“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要坚守自己那如昆仑山一样的浩然之气,无论是选择前进还是暂时退却,在追求正确事业的道路上,都要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信念。这样的解释更加符合谭嗣同当时处境下的心理状态和写作背景。 总的来说,对于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进行解读,除了对词句语言的分析外,对于其总体寓意、历史背景和心理状态的把握也同等重要。只有站在全面深入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并欣赏诗歌所表达的内涵与情感。


诗文: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版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