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
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体系。
孟子在开篇即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并将其进行比较,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他认为,不论是在战争中还是治国中,“人和”因素都能决定胜负。在接下来的两段中,他以攻城为例,阐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决定胜负的重要性,并以否定排比句式增强了说服力。这些论述既具有普遍意义,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在第四段中,孟子进一步将这一观点推广到治国方面,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关键就在于能够建立和谐的民众关系,使人民相互支持、合作共赢。他认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注重“人和”的因素。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体而言,孟子及其弟子以“仁政”为核心,主张“以人为本”、“兼爱”、“仁民爱物”,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创造和谐社会。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诗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