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及注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的城墙,七里的城郭,围攻却无法胜利。因为围攻必须得到天时的帮助,但即使有天时的帮助,仍然无法胜利,这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城墙虽然不低,城池虽然不浅,兵器虽然坚利,粮食也不缺乏,但是却被放弃了,这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所以说,国家不是靠封疆之界来稳固,也不是靠山溪之险来巩固,而是靠人民的和睦来维护。得道者会得到众人的帮助,失道者则会失去众人的支持。当失去众人的支持时,连亲戚也会离开你。当得到众人的支持时,天下就会顺从你。因此,君子不需要战斗,但如果必须战斗,必定会获胜。
注释:
天时:指自然环境和气候等因素。
地利:指地理环境和地形地势等因素。
人和:指人民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团结合作。
三里之城:指城墙周长为三里的城市。
七里之郭:指城墙周长为七里的城市。
环而攻之:指敌人围攻城池。
得天时者:指利用天时因素来攻城。
天时不如地利:指即使利用天时因素,也不能胜过地利因素的影响。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指城池高大坚固,水池深广,军队装备精良,粮食充足。
委而去之:指放弃城池。
地利不如人和:指即使地理环境和地形地势不利,但人民之间和睦相处和团结合作,也能战胜敌人。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指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依赖于领土和地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道德威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指得到人民支持的领袖会更容易成功,而失去人民支持的领袖则会孤立无援。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指当领袖失去人民支持时,亲戚朋友也会离开他。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指当领袖得到人民支持时,天下会顺从他。
攻亲戚之所畔:指当领袖失去人民支持时,应该先解决亲戚朋友中反对他的人。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指有智慧的领袖会尽量避免战争,但一旦必须战斗,就一定会获胜。
译文及注释详情»
中心论点:
孟子及其弟子认为,天时、地利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不如人和重要。这一论断可以从历史上的战例中得到证明。例如,当齐国与晋国战争时,齐国拥有天时优势,但是因为军队内部出现了争斗,最终导致了失败。相反,晋国虽然处于劣势,但是因为士气高涨、内部团结,最终获得了胜利。从理论上来讲,孟子主张“仁政”,即在治理国家时应该以仁爱为核心,关心民众的福祉,与百姓和睦相处。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达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效果,依靠人民的支持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胜利。最后,孟子以“君子战必胜矣”作结,强调“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只有在士气高昂、团结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胜利。因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心论点详情»
名言警句:
团结是成功的关键,正如孟子及其弟子所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而如果兄弟姐妹和睦,“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当人们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即使是一双筷子也能轻易折断,但是一把筷子团结在一起,却几乎不可能被折断。“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些智慧的话语,促进团结,共同发展和进步。
名言警句详情»
简析:
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体系。
孟子在开篇即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并将其进行比较,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他认为,不论是在战争中还是治国中,“人和”因素都能决定胜负。在接下来的两段中,他以攻城为例,阐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决定胜负的重要性,并以否定排比句式增强了说服力。这些论述既具有普遍意义,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在第四段中,孟子进一步将这一观点推广到治国方面,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关键就在于能够建立和谐的民众关系,使人民相互支持、合作共赢。他认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注重“人和”的因素。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体而言,孟子及其弟子以“仁政”为核心,主张“以人为本”、“兼爱”、“仁民爱物”,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创造和谐社会。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简析详情»
问题探究:
逻辑性。(2)用具体案例说明道理。文章中采用了多个典型的战争事例,为读者提供了直观而生动的证明材料,有助于加深对中心论点的理解和接受。(3)引申推广到社会现实,具有普遍意义。文章最后将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推广到社会现实,并且指出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这使得整篇文章不仅具有学术性质,而且具有相当的现实指导意义。
基于此,我的问题探究为:孟子及其弟子在哲学思想方面是否也存在类似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的逐层论证、引用具体案例和引申推广等特色方法?同时,请具体列举一些适合作为案例的孟子或其弟子的哲学思想。
问题探究详情»
解析:
义。孟子认为,只有合法的君王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仅仅以军事手段征服一国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彰显正义的施政来获得人民的认同和拥护。因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并不是单纯的力量对比,更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生命和治理稳定的关键所在。
孟子及其弟子对“正义”的理解可以映射到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用“正义”来指引我们的行为。在做任何事情时,我们都应该秉持公正、有利于人民的原则,这不仅是一种自我要求的标准,也能够赢得广泛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违反正义,否则就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难以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古代的战争,也适用于当代的社会生活。只有坚守正义,秉持公正原则,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解析详情»
整体把握:
孟子及其弟子在中国古代哲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民贵君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孟子强调人民支持的理念。本文主题即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在战争中“人和”这一因素的重要性。“人和”的含义在下文中进一步阐述,即指人民支持和拥护,是实现“王道”(即“仁政”)的关键条件。
在文章开头,通过引用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来引出文章的主旨,重点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宋朱熹和清焦循对此也给出了相应的注释,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观点。文章接着分别从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它们在战争中的作用大小不同。其中,对于“地利不如人和”的论述尤为精彩,文章先通过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阐释了“地利”的有利条件,然后以一句简短而有力的话“所以获胜者,恃人而不恃地也”,突出了“人和”的决定性作用。
最后,文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强调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最后一句“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则进一步强调了“人和”对于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本文语句流畅、条理清晰,循序渐进地阐述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其支持“王道”(即“仁政”)的价值。这些都是孟子及其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整体把握详情»
写作特色:
孟子及其弟子的写作特色可以概括为: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以及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孟子及其弟子在写作中经常使用设喻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的文章虽然反对战争,却经常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的心理,并通过比喻和比拟的手法,来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这样的写作风格既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也能够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孟子及其弟子的文章还具有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等特点。他们在文章中的论述非常深入,能够充分展开,同时又能够紧密联系,将一条条思路串联成完整的论述。他们的语言气势宏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此外,他们的写作逻辑性很强,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将各种证据和细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而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则可以使文章的语气更加强烈,具有说服力,使人印象深刻。
因此,孟子及其弟子的写作特色包括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以及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等。这些特点都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写作特色详情»
译文及注释: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围着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注释:
天气:指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如风、雨、雪等,对战争有一定的影响。
时令:即季节的变化,如春、夏、秋、冬等,对作战也有一定的影响。
地理形势:指地形地貌等方面对战争的影响。
士兵:即作战中的军人。
心所向:指在军队中,士兵们的动力来源之一。
上下团结:上下关系的团结,指士官与士兵之间,高层军官与低层军官之间的团结。
内城:城池中靠里面的一层城墙。
外城:城池中靠外面的一层城墙。
粮食不是不充足:指城市内部的储物条件还是比较好的。
巩固国防:指建立稳固的国防体系。
施行仁政:指管理国家、治理社会采取的温和、公正、有利于民众的政策和措施。
背叛:即对盟友、亲人或国家不忠诚,违背承诺或誓言,进行叛变或投敌等行为。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文言现象:
尊敬的用户,以下是我为您撰写的文言文文章:
《通假字的异义现象》
通假字,在古代是指音形相近的字,经过长期的演变和使用,其中不少字出现了异义现象,即一个字在不同的时代或地区有着不同的意义。孟子及其弟子在他们的文字记载中,也记录了很多通假字的异义现象。
例如“畔”,本义指背叛,但现代多指河流两岸之间;“城”,古义为内城,而今义为城市;“池”,古义为护城河,今义为水塘;“委”,古义为放弃,今义则表示委屈、不甘心;“国”,古义指国防,今义已演变为指国家;“亲戚”,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而今义则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还有像“去”、“域”、“是”、“兵”等词语,它们在古代和今天所表示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此外,通假字中还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例如“之”,在“三里之城”中表示助词,而在“顺之”中则代表指得道者;“至”,在“助词多助之至”中表示到达之意;“攻之”中则代替代词,表示这座城池。又如“时”,在“利天时不如地利”中表示气候、时令,在“环而攻之而不胜”中则代指这座城;“和”,在“地利不如人和”中表示和谐、和乐,在“春和景明”中则表示和煦;“去”,在“委而去之”中表示离开、逃离,而在“除去”、“去死肌”、“杀三虫”中则表示去掉、消除。
总之,通假字的异义现象是由于语言的演变和使用所导致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同场合下词语的真实含义,以免出现误解或歧义,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古代文化,了解通假字的历史演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文言现象详情»
孟子及其弟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