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拼音译文赏析

  • dào
    duō
    zhù
    shī
    dào
    guǎ
    zhù
  • [
    xiān
    qín
    ]
    mèng
  • tiān
    shí
    rén
    sān
    zhī
    chéng
    zhī
    guō
    huán
    ér
    gōng
    zhī
    ér
    shèng
    huán
    ér
    gōng
    zhī
    yǒu
    tiān
    shí
    zhě
    rán
    ér
    shèng
    zhě
    shì
    tiān
    shí
    chéng
    feī
    gāo
    chí
    feī
    shēn
    bīng
    feī
    jiān
    feī
    duō
    weǐ
    ér
    zhī
    shì
    rén
    yuē
    mín
    fēng
    jiāng
    zhī
    jiè
    guó
    shān
    zhī
    xiǎn
    weī
    tiān
    xià
    bīng
    zhī
    dào
    zhě
    duō
    zhù
    shī
    dào
    zhě
    guǎ
    zhù
    guǎ
    zhù
    zhī
    zhì
    qīn
    pàn
    zhī
    duō
    zhù
    zhī
    zhì
    tiān
    xià
    shùn
    zhī
    tiān
    xià
    zhī
    suǒ
    shùn
    gōng
    qīn
    zhī
    suǒ
    pàn
    jūn
    yǒu
    zhàn
    zhàn
    shèng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及注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的城墙,七里的城郭,围攻却无法胜利。因为围攻必须得到天时的帮助,但即使有天时的帮助,仍然无法胜利,这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城墙虽然不低,城池虽然不浅,兵器虽然坚利,粮食也不缺乏,但是却被放弃了,这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所以说,国家不是靠封疆之界来稳固,也不是靠山溪之险来巩固,而是靠人民的和睦来维护。得道者会得到众人的帮助,失道者则会失去众人的支持。当失去众人的支持时,连亲戚也会离开你。当得到众人的支持时,天下就会顺从你。因此,君子不需要战斗,但如果必须战斗,必定会获胜。
注释:
天时:指自然环境和气候等因素。

地利:指地理环境和地形地势等因素。

人和:指人民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团结合作。

三里之城:指城墙周长为三里的城市。

七里之郭:指城墙周长为七里的城市。

环而攻之:指敌人围攻城池。

得天时者:指利用天时因素来攻城。

天时不如地利:指即使利用天时因素,也不能胜过地利因素的影响。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指城池高大坚固,水池深广,军队装备精良,粮食充足。

委而去之:指放弃城池。

地利不如人和:指即使地理环境和地形地势不利,但人民之间和睦相处和团结合作,也能战胜敌人。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指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依赖于领土和地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道德威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指得到人民支持的领袖会更容易成功,而失去人民支持的领袖则会孤立无援。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指当领袖失去人民支持时,亲戚朋友也会离开他。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指当领袖得到人民支持时,天下会顺从他。

攻亲戚之所畔:指当领袖失去人民支持时,应该先解决亲戚朋友中反对他的人。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指有智慧的领袖会尽量避免战争,但一旦必须战斗,就一定会获胜。


译文及注释详情»


中心论点
孟子及其弟子认为,天时、地利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不如人和重要。这一论断可以从历史上的战例中得到证明。例如,当齐国与晋国战争时,齐国拥有天时优势,但是因为军队内部出现了争斗,最终导致了失败。相反,晋国虽然处于劣势,但是因为士气高涨、内部团结,最终获得了胜利。从理论上来讲,孟子主张“仁政”,即在治理国家时应该以仁爱为核心,关心民众的福祉,与百姓和睦相处。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达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效果,依靠人民的支持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胜利。最后,孟子以“君子战必胜矣”作结,强调“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只有在士气高昂、团结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胜利。因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心论点详情»


名言警句
团结是成功的关键,正如孟子及其弟子所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而如果兄弟姐妹和睦,“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当人们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即使是一双筷子也能轻易折断,但是一把筷子团结在一起,却几乎不可能被折断。“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些智慧的话语,促进团结,共同发展和进步。 名言警句详情»


简析
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体系。 孟子在开篇即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并将其进行比较,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他认为,不论是在战争中还是治国中,“人和”因素都能决定胜负。在接下来的两段中,他以攻城为例,阐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决定胜负的重要性,并以否定排比句式增强了说服力。这些论述既具有普遍意义,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在第四段中,孟子进一步将这一观点推广到治国方面,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关键就在于能够建立和谐的民众关系,使人民相互支持、合作共赢。他认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注重“人和”的因素。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体而言,孟子及其弟子以“仁政”为核心,主张“以人为本”、“兼爱”、“仁民爱物”,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创造和谐社会。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简析详情»


问题探究
逻辑性。(2)用具体案例说明道理。文章中采用了多个典型的战争事例,为读者提供了直观而生动的证明材料,有助于加深对中心论点的理解和接受。(3)引申推广到社会现实,具有普遍意义。文章最后将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推广到社会现实,并且指出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这使得整篇文章不仅具有学术性质,而且具有相当的现实指导意义。 基于此,我的问题探究为:孟子及其弟子在哲学思想方面是否也存在类似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的逐层论证、引用具体案例和引申推广等特色方法?同时,请具体列举一些适合作为案例的孟子或其弟子的哲学思想。 问题探究详情»


解析
义。孟子认为,只有合法的君王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仅仅以军事手段征服一国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彰显正义的施政来获得人民的认同和拥护。因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并不是单纯的力量对比,更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生命和治理稳定的关键所在。 孟子及其弟子对“正义”的理解可以映射到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用“正义”来指引我们的行为。在做任何事情时,我们都应该秉持公正、有利于人民的原则,这不仅是一种自我要求的标准,也能够赢得广泛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违反正义,否则就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难以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古代的战争,也适用于当代的社会生活。只有坚守正义,秉持公正原则,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解析详情»


整体把握
孟子及其弟子在中国古代哲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民贵君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孟子强调人民支持的理念。本文主题即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在战争中“人和”这一因素的重要性。“人和”的含义在下文中进一步阐述,即指人民支持和拥护,是实现“王道”(即“仁政”)的关键条件。 在文章开头,通过引用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来引出文章的主旨,重点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宋朱熹和清焦循对此也给出了相应的注释,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观点。文章接着分别从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它们在战争中的作用大小不同。其中,对于“地利不如人和”的论述尤为精彩,文章先通过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阐释了“地利”的有利条件,然后以一句简短而有力的话“所以获胜者,恃人而不恃地也”,突出了“人和”的决定性作用。 最后,文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强调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最后一句“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则进一步强调了“人和”对于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本文语句流畅、条理清晰,循序渐进地阐述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其支持“王道”(即“仁政”)的价值。这些都是孟子及其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整体把握详情»


写作特色
孟子及其弟子的写作特色可以概括为: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以及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孟子及其弟子在写作中经常使用设喻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的文章虽然反对战争,却经常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的心理,并通过比喻和比拟的手法,来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这样的写作风格既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也能够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孟子及其弟子的文章还具有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等特点。他们在文章中的论述非常深入,能够充分展开,同时又能够紧密联系,将一条条思路串联成完整的论述。他们的语言气势宏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此外,他们的写作逻辑性很强,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将各种证据和细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而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则可以使文章的语气更加强烈,具有说服力,使人印象深刻。 因此,孟子及其弟子的写作特色包括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以及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等。这些特点都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写作特色详情»


译文及注释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围着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注释: 天气:指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如风、雨、雪等,对战争有一定的影响。 时令:即季节的变化,如春、夏、秋、冬等,对作战也有一定的影响。 地理形势:指地形地貌等方面对战争的影响。 士兵:即作战中的军人。 心所向:指在军队中,士兵们的动力来源之一。 上下团结:上下关系的团结,指士官与士兵之间,高层军官与低层军官之间的团结。 内城:城池中靠里面的一层城墙。 外城:城池中靠外面的一层城墙。 粮食不是不充足:指城市内部的储物条件还是比较好的。 巩固国防:指建立稳固的国防体系。 施行仁政:指管理国家、治理社会采取的温和、公正、有利于民众的政策和措施。 背叛:即对盟友、亲人或国家不忠诚,违背承诺或誓言,进行叛变或投敌等行为。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文言现象
尊敬的用户,以下是我为您撰写的文言文文章: 《通假字的异义现象》 通假字,在古代是指音形相近的字,经过长期的演变和使用,其中不少字出现了异义现象,即一个字在不同的时代或地区有着不同的意义。孟子及其弟子在他们的文字记载中,也记录了很多通假字的异义现象。 例如“畔”,本义指背叛,但现代多指河流两岸之间;“城”,古义为内城,而今义为城市;“池”,古义为护城河,今义为水塘;“委”,古义为放弃,今义则表示委屈、不甘心;“国”,古义指国防,今义已演变为指国家;“亲戚”,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而今义则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还有像“去”、“域”、“是”、“兵”等词语,它们在古代和今天所表示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此外,通假字中还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例如“之”,在“三里之城”中表示助词,而在“顺之”中则代表指得道者;“至”,在“助词多助之至”中表示到达之意;“攻之”中则代替代词,表示这座城池。又如“时”,在“利天时不如地利”中表示气候、时令,在“环而攻之而不胜”中则代指这座城;“和”,在“地利不如人和”中表示和谐、和乐,在“春和景明”中则表示和煦;“去”,在“委而去之”中表示离开、逃离,而在“除去”、“去死肌”、“杀三虫”中则表示去掉、消除。 总之,通假字的异义现象是由于语言的演变和使用所导致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同场合下词语的真实含义,以免出现误解或歧义,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古代文化,了解通假字的历史演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文言现象详情»


孟子及其弟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