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二:
杜甫的《羌村》三首中的第一首,名为《峥嵘赤云西》。这首诗写诗人初至家时的情景,通过描绘亲人在饱经乱离后的重逢情景和村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于家园的眷恋和对于时代动荡的忧虑之情。
“峥嵘赤云西”这句开篇便画出了一个崇山峻岭、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随后,诗人描绘了初至家时亲人们的悲喜交加:父母相见热泪盈眶,姐妹互相吟唱;然而,兄弟之间却因久别生疏,无话可说,只能默默地凝望对方。这个情景非常真实,展现了重逢时复杂的心理变化。
接着,诗人刻画了一个质朴的村庄图景,如此详实的生活场景使人感到仿佛身在现场。夫妻俩最后饮酒畅谈,深感相逢艰难,挑灯夜话,仍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实的。这一段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将个人的命运和大时代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了杜甫“感时咏史”的写作特色。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真实感人的画面为基础,通过对于家园、生活、时代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家园、亲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伤。这也是杜甫的另一种才华,点滴入微的艺术刻画,折射出他那非凡的文学天赋和深邃的人文关怀。
诗文: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