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归去来辞》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组名篇,共分三首。这些诗歌是杜甫在公元757年从左拾遗任上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这组诗歌表达了杜甫作为一个文人在动荡时期所面临的心理困境和对家庭、祖国的挚爱和思念。
第一首《峨眉山月歌》以诗人归乡为切入点,描绘了诗人在千里跋涉之后回到家中,欣喜和失落交加的情景。夕阳下的景象与归人的情感相得益彰,柴门前的鸟儿的叫声更凸显出这个特殊岁月乡村生活的萧瑟和沉重。但是,这种喧嚣、萧瑟的氛围也为即将碰面的家人注入了期待,诗人的归来让他的妻子和孩子们欣喜若狂,就像诗中所写,“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这些深情的描写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感人的力量,让人读了不禁心生同情和共鸣。
第二首《赠卫八处士》则是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和思念。诗中直言“作别东南三四载,会面不用频”,诗人与好友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却永存于心。这首诗充满了悲怆和哀思,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最后一首《佳人》则是以杜甫的爱子杜审言为主角,写他身在陈州,时日无多,面对离愁别绪的离情别绪,杜甫捧着琴,细声吟唱寄予心中的爱子。通过杜甫的这份深情表白,我们更能体味到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综合来看,这组诗歌是杜甫对于家庭和祖国的情感表达,情感真挚,表达深切,将杜甫内心的挣扎和思考娓娓道来。通过这三首诗歌,我们不仅能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和处境,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类的共性情感,这种情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留存于古今中外的诗歌中,值得我们时常回味和品味。
诗文: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