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李商隐,字义山,唐代中期著名诗人。他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便考中进士,初步展露出他不凡的才华。但在举鸿科大考时,遭遇了嫉妒和排斥,最终未能如愿以偿。之后,他被卷入“牛李党争”中,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世事让他倍感挫败。 中年丧妻,这一打击让他更加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他用诗抒怀,然而,他写的诗被人贬斥,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的创作遭人误解,又因时势所迫,他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能深藏不露。 《锦瑟》这首诗大概是李商隐晚年写的,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爱国之篇,有人认为这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有人认为这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有人认为这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 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一把瑟,由于其妻子已故,所以李商隐用了五十弦的瑟,其中五十弦有断弦之意。每一弦、每一音节都足以表达他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也表现出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首诗的形象和叙事手法,让它成为李商隐风格的代表之一,富有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力。 因为他的境遇和人生经历,李商隐的诗歌充满着悲剧色彩,但他的创作却展示出了他的才华和深刻的思考。他的诗歌至今被传颂不衰,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珍贵遗产。


诗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