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堂铭的读后感

读后感
《三槐堂铭》这篇文章让我深刻地了解了三槐王氏祖先的事迹,感受到了他们忠厚仁恕的浩然正气。王祐作为三槐王氏的一员,拥有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的背景,不仅才华横溢、文章立意高远,而且在乱世之中始终保持着真诚正直的本性。他力劝后晋元帅杜重威忠于朝廷,不投降契丹,得罪了杜重威而被贬谪。即便如此,他依然撰写文章,以忠孝因果警示世人,展现出了他的忠诚与勇敢。宋朝建立后,王祐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等官职,曾经接受宋太祖的委派,调查大名府官员符彦卿的情况。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如果符彦卿犯有罪行,将会牵连至少一千多人,但是王祐还是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个重担。经过仔细调查,他发现符彦卿并没有图谋不轨,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皇上禀告了真相,并且愿意以自己全家老小一百多口的性命来担保符彦卿无罪。这种忠诚、勇敢和正直的品质让我深受感动。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不仅领略到了三槐王氏祖先的风范,也深刻认识到忠诚、勇敢、正直等人格品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虽然环境和背景与古代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品质依然具有普遍的价值,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们的前行指明方向。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坚持正义和诚信,保持忠诚和勇敢,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诗文: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