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现象:
自古以来,中国语言文字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中,词语的意义也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改变,出现了词的古今异义现象。这种现象指的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期和语境下所代表的意义有所偏移和变化。
首先,有些词义是扩大的。例如,“江”在古代只表示长江,但现在却泛指所有大河流;“好”原来只描述女子相貌美丽,而现在则可用来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
其次,有些词义则是缩小了。比如,“臭”原来可以表示好坏气味,而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让”原来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以表示责备之意,而现在后一种意思已经不再使用。
词义转移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比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则指鼻涕;“偷”的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而今义已经转变为“偷窃”。
有些词义弱化了,例如,“很”原来同“凶狠”的“狠”一样,表示程度很高,而现在“很”则表示的程度没那么高了。相反地,有些词义则是强化的,比如“恨”,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意,而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之意。
感情色彩的变化也会造成词义的变化。例如,“卑鄙”在古时候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色彩,但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最后,敬称、谦称、贱称及其他敬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古代,各个阶层之间使用不同的尊称来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和礼节。例如陛下、大王、皇上、君(称皇帝);子、夫子、师、先生、吾子(称师);公、将军、大夫(称官);君、足下(称尊重的人)等。
总之,词的古今异义现象是语言演变中的必然产物。我们需要认真学习汉语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诗文: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