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一)
封丘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破,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二)
译文及注释:
我原是在孟诸野做渔樵的人,一生都是过着悠闲的生活。
虽然我也曾在草泽中狂歌,但我宁愿不做官员,沉浸在尘土飞扬的生活中。
虽然我只是小地方的人,但公门百事都有规定。
拜见长官时,我的心都快碎了,而鞭打百姓则让人悲伤。
回到家中,问妻子,全家人都笑着说现在的生活很好。
但我知道,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拥有自己的田地,而世事则随着东流的水一去不复返。
我常常想起故乡的山,不知道它现在在哪里,但我还是要为了君命而迟迟不归。
我明白,梅福只是虚名,而陶渊明才是真正的归去来兮。
注释:
封丘:古代地名,现今河南省封丘县。
渔樵:指从事渔猎和采集柴草的人。
孟诸野:指孟津以南的地区。
悠悠者:形容自己的生活漫长而平淡。
狂歌草泽中:形容自己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歌唱。
作吏:指担任官员。
公门百事皆有期:指官场上的事情都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
拜迎长官心欲破:形容拜见上级官员时的紧张和压力。
鞭挞黎庶:指官员对百姓的惩罚和施政不当。
南亩田:指南方的田地,因为南方气候温暖,适合种植农作物。
世情尽付东流水:指世间的事情都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
梦想旧山安在哉:形容思乡之情。
衔君命:指接受皇帝的命令。
梅福:指梅花和福气,表示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好运。
陶潜: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他也是一个归隐者,与作者有相似之处。
译文及注释详情»
高适(704—765年),唐朝边塞诗人.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行次三十五,故称“高三十五”。早年在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以耕钓为生,后出任封丘县尉。安史之乱期间,先后出任淮南、剑南节度使,又担任彭蜀二州刺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其诗题材广泛,尤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